2022年6月21日下午,宋子吉班主任发展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线上集结,开展第六次活动,围绕“家校共育学生礼仪习惯”这个话题展开研讨。
首先,工作室成员观摩了两节线上班队课,分别是由北环小学的沙可老师和北郊小学岳旭勤老师执教的《赞的人际 美的语言》和《以礼待人》。观课结束后,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教学反思,陶艺老师主持活动,组织工作室成员就两节课的听课感想各抒己见,大家就礼仪习惯、家校共育这两个点展开热烈研讨。
沙老师真正挖掘学生言谈问题背后地心理成因,不以对错是非来下定论,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本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思路设计教学。岳老师的教学选题来自于班级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结合一年级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设计,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学习和长辈相处、和伙伴相处。
陶艺老师:聆听两节队课,我获得的启发就是“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汤琦老师:两位老师的课同样都用了视频导入,同样都也以视频的形式还原了班级的一些真实场景,也同样都有家长寄语的视频,都立足于班级和学校,并由此延伸到家庭。
姜婧茹老师:两位老师将主题立意具体化,变为实实在在的内容,真正实现对少先队员的文明礼仪教育。
蒋核芳老师:沙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一位老母亲的心,她把对学生的依依不舍的情感融进了班队课。
唐玲燕老师:两节课都从学生身边事着手,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形成家校共育的理念,深入浅出的对学生进行八礼四仪的养成性教育。
许云老师用调查问卷展现关于“语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有理有据;家长参与课堂,用自身专业现身教学,听得心服口服;用传统艺术让大家感受“说话的艺术”,更有“真心话大冒险”,让学生敞开心扉。
研讨结束,工作室领衔人宋老师作总结发言。宋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同时也对两节课做出了高位引领:一节好的班队课要能引起学生情感的激荡,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痕迹;活动后续要有追踪评价:正面肯定,积极鼓励,强化教育效果。
水尝无华,相荡乃兴潋滟;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每一个月的云端相聚,都让我们沉浸其中。在未来的路上,让我们携手相伴,共赴一场教育的盛会。
(撰稿:岳旭勤 摄影:许云 审核:宋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