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常州传统文化,感受梳篦之魅力
发布时间:2016-05-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娴

——记四年级寻访之旅之课程活动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以它特有的文化底蕴,沉淀着纯粹的民风,吸引了一群钟爱历史文化的追寻者。五一期间,我们北环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依托校本课程,寻访了常州市篦箕巷等地,实地采访并探寻常州梳篦文化的发展之路。
同学们有的来到梳篦巷,这儿的房子都是飞檐翘壁,红色琉璃瓦的房盖,宛如时空倒流一样,走进了遥远的年代。漫步这条街的桥头,是古运河的大码头,那里有一座皇华亭,亭内竖着一块黑色的石碑,写着“毗陵驿”。队员们了解到:常州在汉代称为毗陵,因此这里的驿站叫做毗陵驿,相传乾隆南巡途经常州时,有三次就是从这个大码头登岸进城的。篦箕巷原名花市街,古时巷内鳞次栉比的梳篦店兼售宫花。由于篦箕巷古时候一到晚上家家店里挂着宫灯,个个工场悬着照灯,常常彻夜不灭。晶莹闪闪的灯彩映在运河水里,与岸边船上灯火相映交辉,站在文亨桥上远远看去,宛如金色游龙,一片锦绣迷人的景象,所以这被称为常州西郊八景之一——“篦梁灯火”。
有的同学结伴来到梳篦博物馆的参观,或走访了篦箕巷及南大街的各大梳篦营销商。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梳篦的历史、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同学们纷纷被“贵妃醉酒”、“昭君出塞”、“金陵十二钗”一些做工精良、造型优美的梳篦所吸引,争相拍照录像,让大家共睹“宫梳名篦”的风采。
孩子们还了解到,现在的中小学生对常州梳篦的了解少之又少,他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各种造型,图案精美的梳篦,做成展板放在人口集中的小区,向人们宣传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为家乡文化出一份力。
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快乐结束了这次寻访之旅。通过此次寻访常州传统文化,队员们感受梳篦之魅力,他们一致认为让常州梳篦这一国家级“非遗”紧跟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每一个常州人的责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