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培训,“E”样精彩
——“互联网+”时代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研讨活动
2016年8月23日,北环路小学四楼电教室充满着浓浓的教育研究与分享的气息,北小暑期教师系列培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家聆听专家、分享智慧,共享这份高能量的精神大餐。
上午,全体教师认真聆听着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蒯超英书记的精彩讲座《混合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蒯书记由现如今教学环境的一些变化,谈及技术促使我们的学习空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均发生了变化,自然地引入到“混合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而混合学习的其中一种模式就是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内“意义建构”,课前和课内通过“学习反馈”连结起来。这样,便形成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针对性教学”的教学形态。
蒯书记还旁征博引,提及了不少著名的教育家的理论、观点,他从中寻求问题,汲取精髓,启发思考,更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大的智慧成果。他将这些教育家的思想置于ICT环境下,用更先进的理论为北小教师提供更切合实际的建议与指导。蒯书记理论联系实践,对徐青校长执教的《分数除法》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大数据分析,从基于座位表的课堂行为观察,来分析师生互动中的语言流动和自主学习中的教室动线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对我们当前数字化学习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上午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中,蒯书记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并辅以鲜活的案例,打开了老师们的视野,给老师们带来了丰富的大餐,也给老师们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我们北小的教师们一直是“行走在信息化路上”的探索者、实践者。下午,北小数字化研究项目组的教师代表们也理论联系实践,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王娴老师以《三角形的分类》为例讲述数字化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联系的有效学习;吴蕾英老师的《数字化环境下互动式课堂学习的实践研究》展现了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观念;顾燕茹老师的语文预学指导策略,为数字化高效课堂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沙可老师指出的自主式个性化的课前预学,让课中导学更高效。
最后,王校长在“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报告中指出,这几年研究以来,以下两个大变化让我们感到欣喜:我们北小的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课堂上能关注每个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北环路小学的数字化学习研究着眼于人的发展、实实在在地扎根于课堂,真正促进了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
第一天的培训无比充实,专家、教师们精彩、充满智慧的讲座,刷新着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未来已来,技术正在改变教学,让我们继续共同打造、提升数字化课堂,相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到来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