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传统节日是五千年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瑰宝。让民族传统节日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体验历史文化的经久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必须做的事。
北环路小学二年级级部围绕课文《传统节日》进行语文课程传统节日的拓展研究。前期,老师带着孩子们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故事、传说,诵读与这个节日相关的文学作品,亲身体验每个传统节日的风俗等。学一学有趣的小儿歌和古诗,讲讲故事,写写踏青日记,画画过年场景,孩子们很感兴趣,这些都很适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学生在主题实践中感悟传统节日、享受实践中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的传统底蕴。
6月5日,二(2)中队的孩子们以小队形式来汇报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表演、唱歌、讲故事、背诗、念儿歌,形式丰富多彩,孩子们兴致高涨,尽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师生资料交流分享,加深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在小队学习、汇报成果、教师小结的学习方式中,创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后,为了迎接6月7日端午节的到来,孩子们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体验传统民俗文化。他们很新奇、认真地卷粽叶、包粽米、系粽绳,个个热情高涨,专注投入。一双双忙碌的小手穿梭在一张张翠绿的粽叶之间,时不时有孩子惊喜地叫道:“我终于包好一个粽子了!”“我已经包了3个粽子啦!”孩子们包的粽子虽然没有大人们包得好,不是叶子没包好糯米露出来,就是绳子没绑住粽子,但看着桌上一个个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特别”粽子,孩子们还是成就感十足,逢人便炫耀自己的学习成果。家长们也表示很乐意与孩子们在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温馨融洽。
整个活动过程,洋溢着欢乐、幸福、祥和的节日气氛,其乐融融。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动手,体验、感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魁力,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