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同学们,宅在家里的你们想玩些什么呢?今天是宅在家里的第N+1天了,如何科学地宅家,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变得更有价值?不如让我们一起来玩科学,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奇妙之处吧!
科学徐老师推荐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水、酱油、空矿泉水瓶。
实验步骤:
先把空的矿泉水瓶剪去底部,放一边备用。准备一碗水,倒入一点酱油,搅拌均匀,点燃蜡烛,放入碗中。用刚才的矿泉水瓶罩在蜡烛上,盖上盖子,会发现火越来越小,逐渐熄灭。
科学原理:
蜡烛在密闭的瓶子中燃烧,一会儿就熄灭了,说明支持燃烧的气体没有了。我们看到瓶子里的水位上升,进一步说明瓶子当中的空气少了一部分,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少了,水就进去了。
科学徐老师推荐
实验材料:托盘、餐巾纸、打火机、玻璃瓶。
实验步骤:
准备托盘。拿1张餐巾纸打湿,放在托盘里。点燃蜡烛,用玻璃杯罩住,会慢慢发现蜡烛熄灭。这时候拿起杯子,可以发现托盘承重力的大小。
科学原理:
蜡烛在杯子里燃烧,杯子内空气中的氧气被烧掉了,杯子里的大气压力就变小了。杯子外面的大气压力大,杯子里的大气压力小。就使塑料盘就与杯子紧密贴合在一起,不容易分开了。
科学袁老师推荐
实验材料:牛奶、色素【也可用水粉颜料代替】、洗洁精、棉签。
实验步骤:
先在牛奶盘里滴些不同颜色的色素。然后用裹满洗洁精的棉签往中间一点。
科学原理:
因为色素密度比牛奶小,更轻一些,所以浮在牛奶表面。洗洁精里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迅速去污,就像平时洗碗,洗洁精一滴,油渍也瞬间散开一样,色素也被弹开啦。
科学袁老师推荐
实验材料:1支笔、1张报纸。
实验步骤: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科学原理: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上。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噼啪声。
在科学老师的带动下,我们的小伙伴们也都动起来啦。瞧!这是我们做的实验噢: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将米倒入瓶内,倒满。用手指将米压实,将筷子插入米中,抓住筷子顶端,将它提起来。
科学原理:
当物体受力要运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的运动。在实验中,米粒与米粒、米粒与瓶子、米粒与筷子之间存在摩擦力。
实验材料:柠檬酸、小苏打、勺子、气球、漏斗、空瓶子、杯子、纸、水。
实验步骤:
神奇的气球:在瓶子里倒入2勺柠檬酸,在气球里装入2勺小苏打,然后把水带入空瓶子,再把气球套在瓶口。
纸托水: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杯水,把纸片覆盖在杯口,手托住纸片把杯子倒扣;停留几秒钟后,手离开纸片。
科学原理:
神奇的气球:由于相同量的水加入了不同量的糖,所以溶液密度会各不相同,加入更多糖的水密度更高,密度大的液体重,会沉到底部,而密度低的则会处于上层,漂亮的彩虹由此而来。
实验材料:水、鸡蛋、盐、勺子。
实验步骤:
先把鸡蛋放入水杯中,看它是沉入杯底的,把鸡蛋捞起来,在水里放入4勺盐,充分搅拌均匀,放入鸡蛋,就会看到鸡蛋浮起来了。
科学原理:
随着盐水混合物的密度增大而鸡蛋的密度不变,当盐水混合物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是悬浮的。盐水混合物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是漂浮起来。
实验材料:两个透明容器、颜料、清水、U型吸管。
实验步骤:
将颜料挤入一个透明容器中,加入清水,搅拌均匀。U型吸管装满水,接着用手指堵住吸管两头。把吸管两头分别插在两个容器里,吸管进入水里之后再把手指松开。水会通过吸管流到另一个容器里。
科学原理:
两边容器压强不一样,高度高的压强大,通过吸管连接,会将水压向水压小的那边。
实验材料:量杯3只,试管架1个,红、蓝、黄色素各一瓶,试管4根,滴管1根,清水100ml。透明的杯子、回形针若干个、清水。
实验步骤:
把清水倒入杯子中。将一个回形针从中间拉开成直角。将一个回形针架在这个直角回形针上。将回形针慢慢贴近水面,抽走直角回形针,观察。尝试多放几个回形针,以此类推,观察。
科学原理:
水的表面张力仿佛给水盖了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所以把回形针托举在水面上。另外,表面张力使水面积具有保持表面积最小的趋势,所以回形针紧贴在一起,也漂浮在水面上
实验材料:软饮料瓶、装口服液的小瓶子。
实验步骤:
先把饮料瓶装水(不要装满)放在一边备用。小瓶子里装大约一半水。用食指堵住小瓶子的瓶口,倒扣进饮料瓶,拧紧盖子。用手挤压饮料瓶中部,就可看到小瓶逐渐下沉,而一松手,就看到小瓶变为上浮。
科学原理:
小小的科学,大大的奥妙。小小科学家们,快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世界吧!
(撰稿:黄桂芳 审核: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