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缤纷四月,教研花开。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搭建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探讨的平台, 4月20日下午,北环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在学校一楼录播室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在活动中,郦超楠老师和四(4)班的孩子们带来了《猫》这一节精彩的展示课。
一、集体备课——催生妙思
教研活动之前,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结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围绕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确立了教学思路,基于学情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搭建学习支架,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郦超楠老师执教的《猫》,其单元目标“一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二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在教学中,她也遵循着这一要求,抓住文本的内在特点精心设计,层层深入。为了帮助郦老师在课堂上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牟校长、沙主任和四语组内的每位老师也多次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优化教学环节。
二、多次磨课——去繁就简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磨课能让教师不断打破思维的边界,
让本质在求索中清晰、具象、生长……
为了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郦老师进行了组内第一次磨课。郦老师引导学生先找到文中概括猫性格的关键句,在阅读中圈画出猫截然相反的性格式,在品读中学生能感受猫种种惹人喜爱的情态举止,也能逐渐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进而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在初次的磨课之后,四语组内的老师们都认为葛老师在教学时将教学内容的梯度由浅入深,层层把关,做到了将知识点落实把握到位。但与此同时,老师们也觉得在课上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组内研讨后,郦老师又进行了第二次磨课。本次磨课,各个环节的指向性更加明确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强了。牟校长认为《猫》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不能脱离情境。同时与四年级老师一起对这节课再一次做细致的指导。在随后的时间,郦老师又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闲暇时光不断修改教案和课件、绘制板贴、试上课程……
三、正式上课——全新蝶变
4月20日,郦老师带领四(4)班的孩子们沉浸于可爱的猫的世界,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在教学中,郦老师紧紧抓住一些体现矛盾的词语,先让学生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然后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同时,郦老师也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首先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爰之情,然后通过朗读体会,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最后,通过“三步构段”的引领,让学生尝试写写自己熟悉的人或者小动物,学以致用,落实写法。
四、评课议课——见证成长
值此意正浓,研讨正当时。四年级陈老师对本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享。介绍本单元依托“可爱的动物朋友”这一情境,围绕“为动物朋友画像”设计学习任务,以不同形式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语文基础素养,三个学习任务重视整合与实践,突出与学生经验的联结,在活动中能有效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养成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后,全体语文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热烈地研讨。老师们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对本节课从教学设计、朗读指导、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并给予建议。胡琴先老师指出:郦老师在本节课中闪光点颇多,尤其是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情感。如果能够更加开放式的,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机会,避免“一问一答”的方式就能够让整堂课更有情趣性。恽亚青老师对文本“动物朋友”也进行了解读,给出了更好的课堂教学建议。
最后,牟校长为此次研训活动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这节课上,郦老师关注了文本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抓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感悟“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看似矛盾的词语,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并结合情境角色表演读、师生共读等形式,层层深入,步步激趣,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单元的教学情境性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问题的指向性、调动感和有效感。语文要素要有妥帖感和落实感。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每一次的专业探究,都会使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得以加强。每一次教研活动展示的是一个年级组的集体智慧,这样激烈研讨和智慧碰撞教研对我们的一线老师的帮助不言而喻。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老师们会在思维的碰撞中笃行致远,砥砺前行,在教研时光中激荡出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
(四年级语文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