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小学德育纲要》内容,以天宁区第4次少代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要求,为孩子做活动:坚守儿童立场,创新仪式教育,增强组织感染力。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创建智慧校园”为主题,在 “互联网+”环境下促进学校德育变革。继续坚持低起点切入,小目标实施,分层次推进,多渠道展开的工作思路,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建立数字公民评价机制,争当北小数字小公民。
二、工作重点
学生方面:
1、继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巩固已有的德育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的细要求,高要求,让德育工作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让德育工作与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进一步创建和谐有序,严肃活泼的校风校貌,培养具有“会学习、善合作、有责任”的北小数字公民。
2、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发动全校教师对学习极消极、生活极困难、行为极异常的学生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3、德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德育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德育与教育管理和行为规范相结合,突出德育教育的综合性、实践性、实效性。精简活动数量,细心筹备德育活动、在稳定中求发展,使每一次德育活动不走形式,为德育工作的减量增质提供前提。
教师方面:
1、做好教师队伍稳定与提高工作,加强班主任培训和研讨,关注班主任诉求,通过班主任交流、座谈、培训等形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缓解班主任工作压力,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工作方法多的幸福的班主任队伍。
在学校内全体师生中创建浓厚的德育氛围的同时,拓宽家校联系渠道,做好家校合作与沟通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和家委会会议,共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我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和安全教育工作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德育处要保障少先队工作的日常有序进行。
三、德育工作具体计划和安排:
(一)、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灵活、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
(1)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加强德育理论学习。坚持执行班主任每月一次例会制度。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将聘请同行专家进行特殊学生教育问题的讲座,组织观摩中队活动等,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的教育艺术。
(2) 进一步完善班主任队伍培养机制,扎实每月一次主题班主任研讨培训,达到促进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创新班主任工作思路的目的。积极参加区班级文化建设交流和班级网站交流,努力使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依托区名师工作室、班主任成长营的引领,借助基本功大赛、名班主任评比等平台,加大班主任培养力度,在相关媒体和竞赛活动中推出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提炼、分享并推广其带班经验,每人每学期撰写一篇有实践有思考的教育教学论文,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4)关注班主任诉求,缓解班主任工作压力。建立同级部师徒结对活动,形成班主任互助机制。
2、培养一支“自我管理严、责任意识强、服务意识浓”的学生队伍
(1)做好班队干部的培养工作。继续坚持并完善班队干部例会制,具体内容、时间、形式由所在中队辅导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充分利用学校小记者队伍,校内外活动积极参与,及时报导,传递正能量;完善优秀学生评比方案,做好优秀数字公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评选活动。
(2)成立北小记者站和新闻播报组,用小记者的视角区记录校内外生活,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红领巾广播站设立新闻播报组,及时传播校内外教育动态。
(三)、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为了使常规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校园形成文明礼貌的风气,学校对常规评比进行了新的思考,更全面、更细致地对学生“一日常规八大项”进行监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日常专门训练,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夕会等,结合班级成长银行评比细则,以思想教育明是非,以行为训练树习惯,以监督检查立标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我爱我班”的积极性。
(四)开设数字公民课程,通过道德讲堂、学生社团、读书节、班队活动等加强数字公民基本素养的养成,建立数字公民评价机制,每月评比校级“学习之星”、”合作之星”、“责任之星”,使学生逐步由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的转化。
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1、结合学校实际工作,遵循“尚德修身、启智强体”的校风和“让每一个走向智慧”的办学理念,将数字公民的基本要求融合在各年级的养成教育、关爱教育、感恩教育、交往艺术、责任与担当等课程中。可以结合班队活动,思品课等落实课程。
2、开展“家校合作,奠基美好人生”,家长进课堂活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节日活动。
4、开设少先队之家,一月一次校长接待日,让少先队员有倾吐心声的阵地。
5、班级网站和校园网开设“数字公民”专栏,将传统道德教育与数字化结合,家校互动,展示班级和学生的风采。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夕会、班队会课、健康教育课、品德课等,依据本班学生特点,以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六)、密切家校联系
1、开展二、四年级的半日开放活动,期中考试后组织开好全校的家长座谈会。
2、拓宽家校联系方式,通过家访、微信、飞信、调查问卷、电话、电子邮件、博客留言等多种形式密切家校交流与沟通。
3、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适时召开家长委员会,增进了解,密切合作,创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