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小学德育纲要》内容,以区、校少代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少先队改革方案》要求,坚守儿童立场,创新仪式教育,增强组织感染力。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以“创建智慧校园”为主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促进学校德育变革。继续坚持低起点切入,小目标实施,分层次推进,多渠道展开的工作思路,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建立数字公民评价机制,争当北小数字小公民,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开设“数字公民课程”,培养“会学习、善合作、有责任”的北小数字公民。学校制定了数字公民评价体系,每两周进行班级评比,每月级部推荐,参加校级数字之星评比,本学年共评出学习之星8名,合作之星6名,责任之星8名,并通过橱窗、电子屏、红领巾广播等进行宣传展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个性,培养特长,展现优秀学生的良好形象,树立先进的学生典型。
二、文化育人
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积极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为每个班级添置新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
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校园网站、信箱、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假期之旅、家校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参加区第七届“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展评,争创动感中队,校内评选出10个活力班集体,三(2)、四(2)、五(2)中队获得区活力班集体称号,其中五(2)中队还获得区现场展评二等奖。
三、活动育人
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举办“开蒙启智
雅润身心”入学礼、最美毕业季、“花开十岁,感恩成长”四年级十岁成长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数字节等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结合世界问候日等节日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育人品质,丰富学生活动的主题选择、在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在建队日期间隆重召开“牢记使命 放飞梦想 北小少年在行动”北环路小学第一次少代会,天宁区文教局沈波科长、博爱小学学生发展中心助理陈敏老师、常州日报、晚报社王芳主任、红梅派出所张旭红叔叔、家长代表一起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11月份学校邀请著名作家秦文君老师来校签名售书,畅谈儿童文学,感悟成长奥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多项荣誉:在区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区艺术节舞蹈大赛二等奖,常州市射击比赛团体二等奖。
四、实践育人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加爱心社”公益活动,组织小记者参加“易书一世界 开启幸福年”大型跨年公益活动等,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获得市二等奖,区一等奖。天宁区“河长杯”征文比赛一等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天宁区“我的廉洁梦”主题活动中征文和绘画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市区创新科技大赛均获得二等奖,区艺术作品4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国际动漫大赛金银铜多个奖项。
五、管理育人
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健全德育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尤其是关爱特殊群体,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发动全校教师对学习极消极、生活极困难、行为极异常的学生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在全校教师中掀起“特殊的爱给特别的你”帮困活动,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培育、宣传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活力班集体和十佳活力班主任,教师节评选教学之星和科研之星,元旦评选星级辅导员,用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依托区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以赛代培,以赛促练,提升班主任班队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实践转化能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顾纯颖获得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成功加入薛娴名师工作室。郦超楠获得区班主任论文一等奖
,吴蕾英、恽亚青均获二等奖。宋子吉获得区品德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汤路老师荣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黄佳老师荣获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六、协同育人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食堂开放日、大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及时推荐公众号“天宁家长学校”上的文章,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