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总结>>学校总结>>文章内容
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1-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2020学年第一学期是常州市北环路小学教师厚积薄发、成果卓越的一学期,是常州市北环路小学注入新鲜血液的一学期。老师们沉下心来,抱团学习,合作分享,个性成长。
    一、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为全面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围绕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做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为主题,利用教师校本培训,邀请学校法律顾问为大家解读《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印发《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文件,供大家自主学习,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解读。组织教师对照自身的日常教学活动,自查自纠,改进自身行为。在教师节庆祝活动上学习了身边优秀教师的动人事迹,进行优秀教师师德宣讲。北小抗疫英雄——袁英楠老师,岗位能手——黄佳老师,优秀班主任——沙可、顾纯颖老师,跨界典型——刘娇老师。通过学生、同事的述说,老师们了解到了这些教师们爱事业的真诚和爱学生的真情,从而增强师德意识,坚定了做好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进行新教师上岗宣誓仪式,系好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粒纽扣,传承优良师德师风。师徒结对,为青年教师选择导师,学习老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和精湛的教学方法。与每位老师签订《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常州市师德师风知识线上考试,保证100%的参与率和91.7%的优秀率。
    二、组织教师培训——与时俱进,革新教育教学观念
    1.暑期培训
    在暑假期间,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把颠沛酿成了诗意——黄景仁诗词研讨会”。邀请河海大学纪玲妹教授为老师们讲授了诗人颠沛流离的生平和诗人诗词对后世的影响。教师们透过黄景仁这一清代诗词的代表人物感受到了常州毗陵派诗的文化魅力。
    2.校本培训
    在开学初,教师发展中心与校长室协同安排本学期的教师培训工作。确保每周一定时开展校本培训。本学期共计进行校本培训20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从办公软件的使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谐家校关系等各个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3.网络培训
    疫情时代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网络培训成为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云培训”促进教师研修模式的转型,让教师们突破时空的限制,在家也能学习、培训、受益。本学期组织全校教师在“法润江苏”普法平台学习民法典公开课,了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组织教师观看视频《为了和平》,完成率达到100%,重温历史,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组织教师观看信息技术2.0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4.外出培训
    充分抓住市区级培训机会,统筹安排学校老师参加市区开展的培训。刘娇老师参加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新上任教科室主任岗前培训,了解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职责;赵芳和刘娇老师参加博爱小学的教科研基地展示活动,学习集团校在学校教科研工作上的有效做法;青年教师参加天宁区课题研究之文献研究方法讲座,了解课题研究的方法;刘娇、顾纯颖和周婷老师参加天宁区组织的教育写作的专题讲座,学习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
    1.教师发展有规划
    在学期初,教师发展中心组织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撰写了个人的三年发展计划,并依据老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对教师的三年发展计划进行修改调整。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让老师们明晰了自身现阶段的优势和弱点,明确了后续的发展方向,找准了提升的角度。为我校青年教师后续的发展定好了总的基调。
    2.抱团生长——团队活动促发展
    依据老师的个人三年发展计划,教师发展中心组建了各类学习团队,依托团队的力量,在团队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师徒结对,周婷和汤建敏、陈丽和宋子吉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师傅对徒弟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每月互相进班听课,使新入职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周婷、陈丽、金静和郦超楠四位老师组建青年教师成长团,依据市区基本功比赛的内容,每月练习粉笔字、钢笔字、撰写教学随笔,通过日常的常规练习促进青年教师的素养提升,为后续参加市区级比赛奠定基础。所有40周岁以下的老师组建发展共同体,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活动,优秀教师分享会、读书沙龙活动、课题研讨会、新闻撰写及发布培训、青年教师才艺展示等,在活动中青年教师一起沟通交流、研讨感悟、进步发展。
    3.收获成果——教师成长有成绩
    北小教师厚积薄发,在省市区级比赛中展露头角。教师发展中心指导金静和王中群老师拍摄数字化课,获常州市2020数字优课评比二等奖;指导宋子吉老师的劳动与技术课,获天宁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组织青年教师撰写论文,沙可老师的班主任论文获省、市、区班主任论文一等奖,郦超楠老师获区班主任论文二等奖,顾纯颖和郦超楠老师获区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金静、刘娇两位老师均有两篇论文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硕果累累的基础上,今年我校申报了天宁区教育发展单项先进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先进校,由教师发展中心进行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撰写申报表。
四、统筹英语、信息组工作——确保日常教学有序开展
在学科管理上,教师发展中心分管英语和信息学科。首先做好这两门学科的常规管理工作,及时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家作布置情况和学生作业情况等。保证日常教学的有序开展。
    本学期组织四年级学生参加了天宁区四年级英语整班口语朗读比赛。前期及时与四年的两位任课老师沟通商议如何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口语朗读,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制定相关的方案,并积极落实。针对部分口语较差的学生进行跟踪培训,不放松任何一个孩子,促进整班口语朗读的整体提升。拍摄比赛视频时,与英语组的老师一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拍摄的顺利进行。本学期五年级备战“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开学初就与五年级的英语老师一起制定复习计划,并按计划将复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大面积的知识梳理和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练习。
关注并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本学期,英语组迎来了新鲜血液——周婷老师,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生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所在,教师发展中心关注周老师的个人成长,为周婷老师安排了教学师傅汤建敏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只要有空,周老师就会去听汤老师的课,听一节反思后再上一节。教师发展中心的刘娇老师每月进入周婷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评课。12月区英语青年教师在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主题教学活动,中心联合全体英语老师帮助周老师一起精心备课,课得到了一致好评。
    五、开发校本课程——劳育、食育并举
    1.劳动课程——“我有一双小巧手”
    劳动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强劳动教育,把“劳”列入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结合当下重文化学习,轻劳动实践的现实情况,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2020学年第一学期的开学课程“我有一双小巧手”。和学生发展中心的假期生活相结合从工艺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和文化劳动四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掌握劳动知识与技能,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2.食育课程——“舌尖上的智慧  欢乐主题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强调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风尚的养成,须从青少年抓起。基于此,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校开展了“舌尖上的智慧 ,欢乐主题月”食育课程。制定学校的食育课程方案,依据学校课程方案各年级制定了符合本年级学生实际的课程方案:一年级组:餐桌上的礼仪 ,二年级组;认识蔬菜,三年级组:鲜花伴美味,四年级组:种植乐趣,五年级组:粒粒皆辛苦 ,六年级组:寻味课本。从语言与食育、科学与食育、健康与食育、艺术与食育四个板块入手开展食育活动。通过食育课程的开展,提升了学生对食物营养的正确判断能力;通过饮食相关过程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性,促进学生的营养健康及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六、指导课题研究——各级课题齐展开
    1.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
    中央电教馆的课题《智慧教室的环境下常态化互动教学研究》已经在网上完成了结题报告、结题鉴定书、工作报告等各项文件提交,于本学期顺利结题。
    2.市级课题扎实开展过程性研究
    在本学期,常州市规划办重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继续进行过程性研究。教师发展中心带领此课题组成员踏实开展研究活动,从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和经验总结几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为2021年的结题做好准备工作。
    3.组织进行新一轮课题的申报
    抓住2021年江苏省规划办课题申报的机会,组织学校青年教师沙可和宋子吉进行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在两位青年教师撰写的基础上,教师发展中心与两位教师进行商议和讨论,对申报书进行多次修改。并邀请于纯老师和陈兰萍老师对两项课题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为江苏省规划办课题的申报做好准备。
    七、组织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焕发生机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充分挖掘教师资源的基础上,本学期我校开设23个社团,其中校级社团13个,班级社团10个。有射击、柔道、足球、创意绳编、国漫社等丰富的社团,在每周五下午定点定时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释放了学生的天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营造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我校柔道社团的组员在市区比赛中分获金银牌;射击社团在王中群老师的带领下,在常州射击比赛中获得8金2银1铜的好成绩。
    八、学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教师发展中心恽亚青老师为全体教师做了《培育“仁行”文化,建设智慧校园》专题讲座,让老师们了解了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把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学校的新一轮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撰写我校本学期“美在天宁”文本稿“团队建设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高地”。总结出“教师成长三部曲”从群体出发,到个体发力,再引领团队的一种成长模式。
    九、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合作共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与课程发展中心一起参与二年级级部课堂调研;对金静、顾纯颖的课堂教学进行听评课,撰写2020年常州市北环路小学书记项目“做智慧型教师,争当育人先锋“总结。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