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又到期末季。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有思考,也有行动;有收获,也有不足;有困惑,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在过去的一学期里,遵照区工作要求,发展学校特色,做到“踏石留印,抓铁留痕”,让工作做到实处,留有实效。下面,将本学期工作如下梳理。
一、师德师风建设——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为全面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专题学习会,恽亚青主任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读,介绍了规则制定的背景、惩戒的概念以及实施范围、教育惩戒把握的原则等,让老师们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6月份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江苏省师德师风及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提升了教师师德规范。
二、前瞻性项目成功申报——为创建新优质学校打前战
自寒假起,在于纯老师的高位引领下,教师发展中心和沙可老师就开始进行前瞻性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定方向、学理论、搭框架、填内容。在寒假期间,三位老师一次次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最终形成申报书。在准备现场答辩的那两个星期,又是一次次的通宵达旦。4月14日,李校长带领恽亚青、刘娇、沙可、石巍老师在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就此项目内容与专家进行了答辩。4月25日,常州市教育网对通过的项目进行公示,我校的项目成功报捷。前瞻性项目的成功申报为我校争创2021“新优质”学校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是充满幸福自豪的一件大事,也是需要奋斗挑战的一件大事。
三、各级课题申报——为教师参与教科研服务
1.市级课题扎实开展过程性研究
在本学期,常州市规划办重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继续进行过程性研究。教师发展中心带领此课题组成员踏实开展研究活动,从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和经验总结几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为2021年12月份的结题做好准备工作。
2.组织进行新一轮课题的申报
抓住2021年江苏省规划办课题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申报的机会,组织学校青年教师沙可和宋子吉进行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在两位青年教师撰写的基础上,教师发展中心与两位教师进行商议和讨论,对申报书进行多次修改。并邀请于纯老师和王俊博士对两项课题进行了专业的指导。
四、开展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开学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感受信仰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开启历史新征程的时刻,常州市北环小学2月22日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 感受信仰力量”的开学课程活动。开学课程分为四个板块:红红火火扮教室、声情并茂讲红色故事、活灵活现画红色人物和声音嘹亮唱红歌。课程活动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2.社团课程——丰富课程真精彩
本学期我校共开设23个社团,京剧社团、射击社团、科学小实验社团……每个学生都选择了自己心仪的社团加入。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五、做好团队建设——为青年教师发展赋能
1.教师发展有规划
在学期初,教师发展中心就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为我校的青年教师精心规划了本学期的培训内容。按照学科特点,结合学科基本功比赛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日常基本功项目训练。每月交一次作业。
2.抱团生长——团队培训促发展
师徒结对,周婷和汤建敏、陈丽和宋子吉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师傅对徒弟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每月互相进班听课,使新入职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周婷、陈丽、金静和郦超楠四位老师组建青年教师成长团,依据市区基本功比赛的内容,每月练习粉笔字、钢笔字、撰写教学随笔,通过日常的常规练习促进青年教师的素养提升,为后续参加市区级比赛奠定基础。所有40周岁以下的老师组建发展共同体,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活动,信息技术2.0培训会、朗读发声练习等,在活动中青年教师一起沟通交流、研讨感悟、进步发展。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发展有引领
语数英三门学科的青年教师都加入了区互+暨新教学的研究团队。每月参加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专家和集团校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和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同时依据青年教师的各自特点和发展方向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到区教科研展示活动、区课题汇报展示互动、word制图培训等活动中,让青年教师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的天空。顾纯颖、沙可、金静都参加了市、区级的名师工作室,跟着名师成长。
4.参加各级比赛——以赛促发展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比赛中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顾纯颖参加区综合实践基本比赛获一等奖。沙可获天宁区教育系统“十大杰出青年”。组织沙可、金静、顾纯颖、宋子吉申报区名班主任申报,争取在班主任等级上更进一步。
六、论文撰写——提升教科研能力
本学期有江苏省“蓝天杯”教学案例撰写、区“教海探航”和省“黄浦杯”论文比赛。教师发展中心紧密结合着三个比赛,在寒假中就进行了布置,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参与。对于青年教师上交的教学案例和论文,教师发展中心都仔细研读,找出问题,整理成文,反馈给老师进行再次的修改。在一次次修改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区“教海探航”论文比赛中,我校的恽亚青、沙可、刘娇和郦超楠老师均获得二等奖。
七、英语、信息组工作——确保日常教学有序开展
在学科管理上,教师发展中心分管英语和信息学科。首先做好这两门学科的常规管理工作,及时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家作布置情况和学生作业情况等。保证日常教学的有序开展。
本学期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了天宁区三年级英语整班口语朗读比赛。前期及时与四年的两位任课老师沟通商议如何加强日常教学中的口语朗读,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制定相关的方案,并积极落实。针对部分口语较差的学生进行跟踪培训,不放松任何一个孩子,促进整班口语朗读的整体提升。三(1)获区一等奖的好成绩。五年级备战“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开学初就与五年级的英语老师一起制定复习计划,并按计划将复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大面积的知识梳理和大量的课外拓展阅读练习。6月组织六年级毕业班口语测试。
关注并指导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的生力军,是学校的希望所在,教师发展中心关注周老师的个人成长,为周婷老师安排了教学师傅汤建敏老师进行教学指导,只要有空,周老师就会去听汤老师的课,听一节反思后再上一节。教师发展中心的刘娇老师每月进入周婷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评课。6月,周婷老师面向全体教师上了一节绘本课,得到了一致好评。
八、组织教师培训——做终身学习者
1.全体教师培训。在学期初教师发展中心就精心谋划好一学期的教师培训活动。校长讲坛、研究性学习培训、演讲比赛、健美操学习等,关注老师专业发展、思想东西的同时注重老师的身体健康。
2.网络培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教师心理健康网上培训和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的网络培训。教师发展中心认真组织和发动教师参与,心理健康培训的参与率达到100%。信息技术2.0培训,项目多、历时久、制作复杂,对于中老年教师偏多的我校来说是一大考验,教师发展中心采用青年教师先行,带动帮助中老年教师的方法进行实施。
九、协助行政协调中心做好职称评定工作
今年我校周婷、陈丽老师进行初定工作,曹洁老师进行中小学一级的职称评定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协助行政协调中心做好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