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环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计划
——常州北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继续以天宁区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指导方针,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为主阵地,助力“双减”政策的实施。坚持和巩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做好学校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在研工作,并依托课题组开展研究推进工作,通过课题组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2.将科研和教学将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减负增效,助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
3.聚焦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和研究。
4.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梯队建设,积极开展青年教师系列培训活动。
5.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认真制定校本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让教师能真正在活动得到教育,得到成长。
6.聚焦学校课程和项目开发,扎实推进前瞻性项目的研究。
三、工作规划
1.正师风师德,做“四有”好教师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师德建设月”活动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学模范、找差距、做先进”活动。通过观看张桂梅先进事迹视频、组织新教师入职宣誓、请身边教师讲育人故事,激励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见贤思齐,爱岗敬业,执着奋斗,生动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奋进风貌。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起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1)聚焦阅读学习,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教师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时,我们第一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阅读学习上,通过沙龙研讨、好书推荐等活动敦促教师在平时能不断进行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2)谋划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①全体教师培训
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期初认真制定校本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以“智慧+”为培训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开展各项培训活动,让教师能真正在活动得到教育,得到成长。同时鉴于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教师没有集体空余时间的现状,积极探索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如云培训、分组培训等方法进行。
②数字赋能,助力青年教师培训
北环小学今年搬入新校区,新校配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实现了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在青年教师培训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培训更加便捷高效。利用录播系统,将学校优秀教师的上课视频进行录制,以便青年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解决了青年教师因课务冲突无法进行现场学习的问题。老教师在学校信息设备的使用方面问题比较多,青年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自主录制学校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视频,老教师遇到使用问题时可以找到相关视频进行学习。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教师素养的提升功在平时,平时练的多,赛时才会出彩。为了挖掘我校青年教师的潜力,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校的后续发展积聚力量,教师发展中心依据个人发展规划找到每位教师的弱势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并进行跟踪记录。对于普适性的项目如:粉笔字、教学日志、教学设计等,我们收集青年教师的每月作品进行云展示,并对每位教师的作品进行留存,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以便青年教师找到差距,进行提升。
定期举行云视频培训,我校青年学科比较分散,大家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分散,集中学习时间比较难协调。我们采用云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利用晚上、假期时间进行云学习培训。
(3)依托区域项目,提供教师展示舞台
依托天宁区互联网+项目,结合学校的数字化特色研究,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搭建舞台。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项目平台,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机会,促进青年及时的进步,同时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提高。
(4)依靠各级比赛,促进教师自我提升
加强各类各级省市级教学教育竞赛。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教学设计、基本功等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3.加强课题研究,做好各级课题的研究、申报工作
学校迫切需要开展省市级课题的研究,课题正处于申报期。这学期,要多请区市级课题研究专家作指导,分析研究趋势,研究课题管理,评价研究力量,督促我校研究合乎科研要求,提高研究水平。
继续进行市规划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实践研究,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积极申报省教研课题与2021年市规划办课题并进行前期的研究工作。
4.规划校本课程,扎实推进前瞻性项目建设
本学期,继续做好开学课程、社团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寻求适合的实施途径,将社团活动的开展与课后服务相结合,让孩子在课后服务的时间里能劳逸结合。
进行前瞻性项目的建设。形成项目实施总体设计、推进步骤,同时开始各形态项目内容具体实践。在实施初步行动计划中关注过程积累,总结相关项目实施案例,初步形成项目实施中的策略、模式、评价指标等。
四、具体安排
九月:
1.制定师德师风培训方案。
2.制订教科研计划。
3.制定教师培训方案。
4.各课题组制订课题工作计划。
5.制定学年社团方案并进行各社团招募工作。
6.召开青年教师会议,进行新入职教师培训。
7.《江苏省中小学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维护更新。
8.组织教师学习2021教师开学第一课。
9.信息技术2.0培训。
10.常州市规划办十四五年度备案课题开题。
十月:
1.各课题组完善课题网页。
2.收缴青年教师的每月作业。
3.召开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培训会议。
4.做好市规划办课题结题工作。
5.师德师风建设月总结。
6.迎接区英语学科质量检测。
7.小学英语“新教学”四区联动活动。
8.常州市小学科学评优课活动。
十一月:
1.参加市教科研基地开放活动。
2.收缴青年教师每月作业。
3.语文课堂大教研分享。
4.师德专题教育总结。
5.小学科学“新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
1. 区2021年度课题申报。
2. 青年教师校基本功比赛。
3. 云读书沙龙。
4. 师徒结对云展示分享。
5. 常州市小学英语基本功比赛。
6. 常州市小学英语三上课文整班朗读比赛。
一月:
1.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
2.做好社团汇报展示工作。
3.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
4.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一室四营”汇报展示活动。
5.撰写教科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