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开学工作要求,以“ 智慧育人 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发展为抓手,以习惯养成为基础,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务实、创新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建立一支“有爱心、有智慧、有作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兴趣,完善学生素质,培育“有教养、有才能、有个性”的时代少年。
学校建设目标:加强班子建设,培养后备力量,完善管理机制,形成一个团结有活力、勤勉能办事的管理团队。努力打造一所“有内涵、有特色、有活力”的高品质现代化群众满意的优秀学校。
三、 具体措施
(一)、德育为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领导干部要强化自身建设,提升自己工作管理能力,争取使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成为学校老师、学生的榜样;要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为教职工谋利益,想着提高学校整体竞争能力;要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学校全面发展恪敬职守、无私奉献。
2、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管理、师德建设,开展师德系列活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政治学习等形式加强师德学习,使教师团队有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不断进步的进取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
3、继续突出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爱国爱家乡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开展少先队常规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建设;开展安全、法制、卫生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法制卫生意识。
4、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巩固现有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果,继续推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学习中华孝道,学会尊师,学会感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从而引导学生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形象得体”,为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打造良好氛围。
5、开展丰富多元的学科活动,在各种学科活动中,提升学生素养。(1)经典诵读。通过日积月累的广读博览,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2)读书活动。让学生遨游书海,享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爱书的兴趣,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训练学生读书的能力,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3)组织演讲 、朗诵、诗词大赛、手抄报等各项校级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积累成果。数学教研组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重。英语教研组结合英语学科特点,通过英语朗读比赛、书写比赛及写作比赛等多样的活动和竞赛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鼓励、激发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及创新能力。各术科组也将结合各学科组特点开展相应的学科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教育为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深抓教学常规,加强过程管理。要继续落实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对教学常规工作要求从高从严把关,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多,辅导要细,要求要严,质量要高”;要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完善听课制度,强调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切实关注全体学生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争取天门小学教学质量跻身永定区区直小学一流行列。
2、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教的方式,改变学生学的方式,改变评价方式。学校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邀请专家来校指导教改,派学校教师到课改先进单位学习先进经验;一线教师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课改新举措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3、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即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个方面的管理,是教育部旨在推进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本学期以“五项管理”的落实作为契机,努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强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查、自清、自省”的自主学习习惯。
4、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研再上新台阶。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实施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争取既有课题顺利结题并筹划开展新的课题。利用学校教师交流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改经验交流,开展优秀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教案的评选工作。
5、重视艺、体、卫工作,开展好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特长,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6、有序推进幼小衔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2021〕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21〕31号)文件精神,有序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工作,本学期课程教学中心制定《北环小学幼小衔接课程方案》,与一年级所有任课教师一起研讨幼小衔接课程内容,设置各学科幼小衔接课程教案,重点关注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关注一年级各学科起始课程内容设置,不提速教学,不超前教学,不拔高教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努力让我校每个幼儿能快乐开启小学生活。促进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自然、平稳过渡,实现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7、加强质量监测。
各教研组将继续加强对学业质量的监控,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段各年级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和具体要求,充分利用区域的质量监控,做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适时整改,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课程教学中心还将加强日常课堂的随机调研,抓常态课的质量,立足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三)、后勤保障,加强财务后勤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卫生意识。每月检查各室及公共场所中的电器线路、装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触电工作。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对委托经营的食堂的各工作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实验室用品和危化品的使用和处置管理。
加强校产管理。进一步完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尤其是要落实校产上墙,网上入账工作。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严禁乱拿、乱用、乱丢、乱放等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强用电用水和日常检修管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为学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倡导良好风气,爱护学校设施、设备,爱护花草树木,杜绝浪费,乱拿乱放,不加珍惜的现象。
坚持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禁乱收乱付,做到勤俭节约。按规定收费,任何班级、个人不得擅自收费。制定财务预算,坚持计划、合理使用经费。
加强门卫管理,做好来客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杜绝上班期间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学校。
(四)、搞好学校党建及工会工作
1、加强学校支部建设,严格“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党史专题学习活动,加强党对学校政治工作的领导作用。
2、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切实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积极作用,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开展工会活动,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对困难教师进行慰问,开展“爱烛行动”,努力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构建和谐校园。
3、进一步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五)、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和课后服务工作
1、加强和规范实施“5+2”晚管辅导班,组织教师放学后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提高他们的成绩,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锻炼他们的身体。
2、关注流动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更进一步规范管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力求他们像所有学生一样健康成长。通过不同形式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德育的合力。进一步规范做好秋学期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