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培训动态>>文章内容
用《儿童立场》温润我们的作文教学(汤路)
发布时间:2018-08-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学生头痛作文,学生觉得作文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攀,他们怕作文,或者是挖掘不到素材,或者是找不到语言表达,或感情漠然,辞不言情,或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假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些作文虽然写的是真实的事,可是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真情的流露,甚至感到茫然,老师也怕上作文指导课,如何使师生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真正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阅读了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一书,尤其是第三辑里一篇《让学生成为种诗的人》后,感觉有些豁然开朗

尚荣先生在书中讲述因为我国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学家蒋风与《爱的教育》一书的故事而重新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他深深以为,《爱的教育》不只是一本吸引人的小说,也不只是一本活的教育学,而是一本极有风格的课程论、教学论,还是一本深藏着密码的作文教学指导书。

为何会有这些观点呢?

首先。尚荣先生认为《爱的教育》中闪烁着作文教学智慧,温暖着儿童的心。他通过梳理,发现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最能体现这一智慧:小说通过舅舅的话告诉我们习作应关注“作文发生的地方”“写作文的学生”“作文的题材”“作文的标准”“作文的品格”

其次,尚荣先生认为作文教学要满怀着爱,让学生成为诗人种下诗。他认为应该让《爱的教育》去温润我们的心灵,温润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的作文教学绝不是一件教作文技术的过程,儿童也不只是写作文的人,更不是掌握了所谓作文的速成密码就会写出好文章的人。诚如尚荣先生引用文中舅舅的话“有诗的生命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人们只会想着眼前的辛苦,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心里没有希望,就不会产生诗了”所说,作文种下的不应只是文字,而是用文学所表达的诗情、诗意。我们应把作文教学当做撒播爱、感受爱、创造爱的过程,我们的心才会温暖,儿童的作文才会美好。

如何才能让孩子成为诗人呢?那就要儿童种下梦想,种下想象,种下思考,也就是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让孩子乐于学习,才能为儿童铺展学习之旅。

曾经听过这样一堂作文课,老师就基于儿童的立场为学生搭建了轻松习作的舞台,真正让学生快乐作文,有话好说。

课前,老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瓶自己做的饮料,不许事先品尝。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了课堂。课上于老师组织学生现场体验、感悟体验,让学生猜猜同桌带的饮料可能是哪些饮料调制的,再让孩子们小手放在背后想办法打开饮料瓶,品尝一下自己调制的饮料是什么味道,说出自己的感受。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直接触摸生活,这样的触摸不仅仅是用眼睛,还要用手、脚、身体、耳朵、鼻子,甚至是用心参与,十分投入,由此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位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体验成功的平台,以“习作内容”为文化底蕴,精心设计、布置了课堂文化,营造出浓郁的轻松氛围,让学生在做中学作文,玩中学作文,游戏中学作文,在课堂有限的空间里,引导自主观察,使学生入境入情,产生独特的感受产生创作的欲望,写出自己的心声。这堂作文课的成功在于教师遵循了儿童发展特点,延伸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让学生认为写作不是一件令人“愁写——怕写——厌写”的苦差,而是让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也乐于支配的一种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

这样被爱温润着作文教学的课堂,如何令学生不喜爱呢?又何愁学生无话可写呢?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