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学属于哪个流派?
————读成尚荣《流派观察》小感
袁明珠
刚刚拿到这本书,我有点吃惊,“流派观察”是什么?跟教育有关?流派,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词语,多见于音乐、艺术等大雅之物。比如音乐可以分为印象主义、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未来主义、先锋音乐,还有我们常见的摇滚音乐、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等等。最近很多教育大家奉行“教育的艺术”,倡导“艺术的教育”,那么作为和“艺术”不分家的教育业,也分流派,也就不足为奇了。带着这样的自问与答疑,我打开书进行品读。
书中说了“苏派教育”,也就是咱们所处的长三角经济带的教育。这里特有的吴文华、富庶的土地、繁荣的经济、山水一体的地理环境,慢慢形成了“苏派教育”的以下特征,即“清简而丰富”,“灵动而扎实”。清简,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青山几座,桃林些许,茅屋一间。但是,这幅画并不简单,它的丰富意境藏于山水田园之后,是人对自然无限的思考,对社会深层的感悟。同样的,苏派教育是灵动的,仿佛一条涓流溪水,潺潺不觉。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上,看到老师们声情并茂、亲身示范,把自己当成一个“超龄儿童”,但是我们不觉得矫揉造作,因为吴文化区的人们在真实生活中亦是如此。最后,扎实则体现在教育成果上,作为教育大省,咱们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所以,当我们听说,有孩子在这里念完小学或者中学,回去参加升学考试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担心——他们的所学放在其他省份,那肯定是名列前茅。
以上可能说的比较宽泛,流派一词用于咱们普通教师,似乎有点奇怪。那我们把流派换成“风格”,教育风格是叫流派的重要体现。想想我接触的教师们,不能说每个人属于哪个流派,但是论风格,我还是能说说一二的。有些老师以严厉严肃严格著称,说一不二,所以她们的班级整齐划一,学生知识扎实,成绩自然很棒。有些教师明主开朗,是个“孩子王”,错了罚,对了奖,所以这些班级张弛有度,情商颇高。有些教师苦口婆心,事事谨慎,力求完美,所以带出来的班级自然是一丝不苟,做事稳当。每个风格,都是教师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无非好坏,作为新教师,我们需要仿利去弊,加入自己的特点,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最后,以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贲(bi)友林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要有点自己的想法,要有点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个人的,所以不存在哪一种教学主张不好的问题,应该记住一句话:大家都不同,但是大家都很好。
谢谢各位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