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培训动态>>文章内容
成尚荣---名师基质及名师成长问题的思考 顾永伟
发布时间:2018-08-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成尚荣---名师基质及名师成长问题的思考

                      顾永伟

 

通过对成尚荣老师《名师的基质》和《研究共同体:名师成长的文化栖息地》及学校领导在新教师培训上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的解读,引发了我对名师应具备素养、名师成长问题的进一步思索,感想多多,收获颇多。

一、关于名师应具备素养的思考

根据成尚荣老师关于名师基质的定义,首先名师要具备 “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对职业价值的追求,”并指出这些是“名师工作激情燃烧的能量来源”。由此想到了《读者》2009年第8期上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唐僧师徒是人生的四种状态》,文中指出:唐僧师徒四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四种精神状态,其中唐僧代表执着、孙悟空代表勇敢、猪八戒代表渔网、沙僧代表平庸。其实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离不开这四种状态,只不过在某个阶段会是某种状态占据着上风和主流。

名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要像唐僧一样,具有对教育事业、对职业价值的执着追求,这是保证其成为名师的关键。其次名师还应具有较高的修养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换句话说,就是要想成为名师,除了要像唐僧一样有执着的精神外,还要具备孙悟空一样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不要像猪八戒那样欲望太多,更不要像沙僧甘于平庸。再次,名师还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终身学习意识,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只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此外,名师还应是一名思想者。用成尚荣老师的话说就是要“敏感、丰富、感悟思维发达,要有独到的见解。

二、关于名师成长问题的思索

首先,名是成长来自教师自身的追求,来自于教师自我的规划与设计。    一方面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同事、名优教师的成长经验,科学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入手,积极实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断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贵在坚持”,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其次,名是成长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塑造与培养。一方面,教师培训部门(包括基层学校)要积极搭设教师学习、交流与专业成长平台,如研究共同体、网上博客、名师工作室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2018.8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