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拜读成尚荣老师《名师基质》一书,引发我对名师成长的一系列思考。
在《名师基质》一书中,成尚荣老师指出名师有着共同的人格特征,对教育事业、职业价值,执着追求;对生活意义的勇于探索,并指出这是他们成长的原动力,是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其次,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以一颗平常心读书、思考和研究,但是他们又不安分、不满足,想突破现状,用李吉林老师的话说就是:用激情和想象让自己变得聪明,不断鼓动创新的风帆,驶向金色的彼岸。
另外,名师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名师应当有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厚的基础,只有丰富的文化土壤,才能使他们生长得茁壮,最后成尚荣老师指出,名师要有灵感与独特的见解,教育的灵感与智慧才将常常拜访他们。
所以我想,教师要成长,首先要不断地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能使人不断地积蓄发展的动力,同时学习内容要不断地超越学科,只有广泛地学习,博采众长,增加底蕴,才能更加厚实,才能更加有内涵,更加有发展的动力。
其次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会更关注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忽视对教育理论及文化性知识,孰不知多种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各有各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教师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的深度和量度。
再次,教师要加强对儿童的研究,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性格各异,家庭背景不同,兴趣不同的孩童,所以对儿童的研究尤为重要,必须要走近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特别是在研究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引领儿童的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
最后要成为名师,要先成为一个智慧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集中体现在教育智慧上,教师的理想境界是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
要成为智慧的教师,第一要有教师的智慧人格,即有四心:一是爱心、二是童心、三是平等心、四是平常心。第二,教师要改进教育策略和方法,需要教育的技术和艺术,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家,他们不断总结既有的实践智慧,开发自身生命的活力,积蓄可贵的能量,这样才能开始新的探索,最终走向成功。
要想成为名师,成为受欢迎的优秀教师,我们需要的是付出努力,不断实践,不断积蓄,才能不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