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成长之路 相同的理念与实践
------《名师基质》读后感
暑期,在阅读了成尚荣老师的《名师基质》后,我想每一位名师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同的,但在这各不相同的成长之路上,他们又有着相同的理念与实践:
(一)坚定自主发展的空间
一位教师有多大的自主发展能力,在哪些范围内进行自主发展,那就拥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名教师的自主发展首先体现在其人生定位上。名师虽然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和人生阅历,但他们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定 位在成为一名出色教师。 其次,任何一个名师都是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们专业的成长和成熟都体现在悄悄扩展的年轮上,这不仅仅表现在知识、能力、人格 特质上,更表现在不断追求自身专业发展水平新突破的创新超越意识和自主创造性品质上。 第三,名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都能自主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名师在取得一定成绩以后,继续进取、勇于突破自我,最终成功跨越发展的栅栏,实现人生 的突破,成长为名师。 (二)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
首先,不间断地学习是名师专业成长的根本保 障。尽管每个教师成功的具体途径各不一样,但渴望求知、勤奋学习, 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自己的专 业发展以提升专业水平,是成功教师所依赖的最基本路径。成长、成熟的终极意义在于成功,而成功的法则就在于不断开拓创新。一个能突破其教育人生从而获得成功的名师,其秘诀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和创造。名师专业成长主要依赖的是反思性实践与学习,即“学习 - 实践 - 反思 - 再实践”这一根本路径。名师的成长需要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意识,而不能总停留在一般教师的角色意识上。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有研究意识,要能意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需要努力发展自己专业素养以适应日新月异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探索、重建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才可能成为名师。 其次,反思性教学实践是名师成长的前提条件。 没有课堂教学实践就没有名师。名师之所以得名,其开端往往就在于其丰富的教学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 的舞台上,运用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获得了学生、社会、学校同行的认可和赞誉,才可能真正成为名教师。我们 “认 识”某个名教师,往往都是从课堂上“认识”的,都曾经亲历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或是曾经看过其某次课堂教学录像。可见,名师的说服力还在于他在教学上的真功夫。 我想,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时时刻刻地学习,加强各方面修养,才能够战胜成长中的各种困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执着坚定地追求人生的成功。同时也要学会反思。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不断反思,主动回顾重现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调整。面对真实的自己、寻求真实的发展空间、获得真实的自我更新。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积极的生命情态的涵育,自身思维方式与观念系统的不断更新,这是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从而实现不断展现、生成更大的生命力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