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倾心交谈。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所编的《语文气象》一书,就是这样一位智者老师。成尚荣基于自身几十年的教育经历和切身体会,以专业视角深刻剖析了斯霞、李吉林、窦桂梅、王崧舟、闫学、孙双金、薛法根等29位语文名师的成长秘诀、教学主张,绘制了语文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地图。在这张地图里,我们语文老师既能找到追随的榜样,也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让我惊叹不已。执教者不同的个性倾向,造就了课堂多姿多彩的景象。李吉林的情境诱导,于永正的幽默风趣,贾志敏的严谨绵密,靳家彦的温婉儒雅,窦桂梅的热情似火,王嵩舟的诗情盎然,孙双金的情智交融,薛法根的疏朗绰约……正是他们对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的追求,才使他们摆脱了平庸,享受到了课堂上的万千气象。而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忽视的,也正是我在教学活动中尚未体会到的。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周婷的魅力语文,周婷的魅力语文在于她的梦想,在于她对梦想执著的追求与坚守。她的同事们这么描述她:“她期待:如一缕春风行走在真情而诗意的课堂,如一泓清泉流淌在真诚而率性的心河……她心无旁骛志高远,不待扬鞭自奋蹄,执著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携一份自信,带一份从容……”这是老师们的认同,也是赞美。她重视语文教学的价值开发与提升,注意把握教学中情感的温度,更注重教学的思想张力。周婷用自己的语文来表达母语之魅力,充分发掘母语文化丰富的内涵,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周婷用自己丰富的实践证明,语文的一切之魅其实都在语文文字中。同婷的课文改革的进程中,把课程改革当成一条起跑线,每一次起跑和行进都会有新的出发点,都会有新的方式。课程改革转变了她的的理念,也教会了她如何在激情的同时进行理性思考;转变了她的教学观,也让她开始建立课程意识。因此,她也从优秀走向了卓越。
回望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我知道“沃土”和“贫瘠”是可以转化的。由贫瘠转向沃土,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就是“勤”,紧贴着地面行走。同时,守望心中那片理想的星空;二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变换姿势。如果一个姿势站久了,双膝就会酸疼,四肢就会变得僵硬。新的情境新的遭遇,新的知识新的思想,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寻求变化;三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借助外力。《逍遥游》的鲲鹏,横空出世,它享受的是浩瀚的海洋,是巡天的飞翔,是对于自身的突破,是生命充溢宇宙,是思想突破实在,是无穷突破有限。达到这个境界,既要在于自己的积累,还要在于风力、时空,“自力”与“外力”融合,“大道”就相通了,人生的“大气象”也就达成了。
语文教师的“气象”, 在于摆脱多种外力支配和控制,永葆语文的诗意气质,向上,向上,生生不息,过一种明亮优雅的语文教育生活。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都要保持向上的姿势,对生活充满新鲜美感,生命样态才会不断优化,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教师无气象失于委顿,教学无气象失于平庸,语文无气象则失于小巧。有赤子之心,有精神追求,有审美气质,方显语文人生的“大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