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培训动态>>文章内容
读《语文气象》书摘和随想 (谢蓉)
发布时间:2018-08-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读成尚荣写的《潘文彬:平衡中的突破 扎实中的灵动》


原文摘抄:

潘文彬的教学风格,我们可以不去界定,却可以这样去描述:在平衡中突破,在扎实中灵动。其实,这是一种勇气和智慧,这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我们可以读读潘文彬的这段话:我们欣喜的看到这场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育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语文课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字词句段的训练,而是给于了学生以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独特感受得到了珍惜。。。。。。这些可喜的变化,弥足珍贵。然而,在细心洞察和静心思忖的同时,我似乎又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育由于过于强调新颖,追求前卫,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愚以为,我们的语文如果在这场改革中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就这么恍恍惚惚、虚无缥缈地进行下去,那么将迷失自我。他指出,在肯定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指出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进而让“恍恍惚惚”变得清晰明亮起来,让“虚无缥缈”真实踏实起来。。。。。潘文彬选择了中庸,选择了改革中的平衡。但他不是止步于平衡,而是平衡中突破。

教育是相通的,作为美术教师的我认为: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

对于儿童美术教育而言,应该是儿童美术能力是随年龄能力发展的变化规律,教学形式和风格可以因执教老师的不同而变得多样,而独有一条不会变,就是尊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上课轻松又愉快。而且是最好上的课,一副范画就可以上好每节课,不用动脑子。”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原文摘抄:

潘文彬所诉的“深度是“适度”的-----适合儿童的、适合儿童思维的、适合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他重视的语文实践不是“简单”与“不简单”的单一偏向,而是两者的糅合。即使简单,也绝不是单调乏味。不是机械刻板。简单的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的是最深刻的东西。他行走在:简单与不简单之间,应该说是在平衡中的一种突破。

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要尊重每个儿童的性格、性别、生理发育情况,美术发展能力的独特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一定要适合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需求。

我作为一个低年级美术老师,在多年的美术教育中,一直是照本宣科,一直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好好上课,几年后发现学生很难按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达到目的。最主要的是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能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画面还会失去越来越多的童趣。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寻找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想像和实现目标之间的平衡点。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每期都抓住一个点来进行突破训练,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要求。

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很有局限性,我一直给他们定位:儿童画是要漂亮色彩鲜艳就好,不要考虑太多的应该。比如,树应该是什么颜色,不必只局限于绿色,只要漂亮什么色彩都可以,只要稍稍地了解一下季节的问题就可以。大胆地去画就好。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制定了下面一些教学要点:

一年级的重点就是教简笔画,线描画。

二年级重点是简单的构图和色彩的一些简单的知识。

三年级是比较复杂的色彩知识和简单的创作方法的指导。

把复杂的内容简洁化,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压力,实行起来就更加容易了。进行了三年的实践之后发现学生的进步很大,至少能把握最基本的一些美术方法,能画一些漂亮的、有创造性的画面。

通过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提高创作能力。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从而也解决了学生想像和现实创作无法统一的问题。

 最后,借用成尚荣老师的一句话结束此文,也是对我和同行老师们的鞭策:继续你的探索,在平衡中求突破,在扎实中求灵动,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鲜明起来,让智慧之光闪烁,让思想的血液流动。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