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培训动态>>文章内容
《教学律令》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8-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我利用暑期的时间阅读了成尚荣先生的著作《教学律令》。这本书从课程改革、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的典范等方面,站在理论的高度,又结合极富活力的教学案例,生动而具体地探讨了教学的基本问题、基本规律、基本节奏,重在揭示教学中基本稳定的可依循的律令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活化教学律令,以助力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教育可能是永远不变的,是有律令性质的。下面我就将书中摘取的内容结合我的感想来简单的来阐述一下。

首先,成尚荣提出“要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并指出“倘若教学的基本问题被忽略,对它认识模糊,甚至丢失了它,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肯定是有问题的”。“事实恰恰是,教学的基本问题正在被悄悄地忽略”。“教学的基本问题的被遮蔽、被悬置、被误读,必然带来教学基本问题的被忽略”。因此“教学改革需要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恰恰是一种新的出发,一次新的改革”。从这些话,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从事教学的人,必须了解一些教学的基本问题(例如教学与教育、知识与核心素养等)、了解其中蕴含的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以研究的态度和方式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

接下来,要进行课改,我们教师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角。“随着课改的深入,改革的路线正在发生变化,即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相结合的同时,更鼓励、倡导自下而上地进行”。“这一路线的调整,是基于对地方、学校和教师潜能的认识”,“也基于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深度理解”。“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关键,是让教师去创造更适合学生弹离的‘起跳板’,是让学生凭借‘起跳板’弹得更高、弹得更远”。同时“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以学为核心’这一结构有一个主导思想,那就是以学论教”。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有效的教学。这使得我们对于教学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其次,“课程之旅实质是学生的学习之旅,犹如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良好的教学,首先鼓舞并引领学生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这就是探索、寻找、发现的过程”。“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正是那个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教师的课堂必须称为智慧的课堂,而我们的教学也要成为智慧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规则就需要重新进行审视,建立与课改理念相对应的规则。而新规则、新秩序的核心理念就是解放学生,鼓励学生创造。那如何去改进我们的课堂,成尚荣认为“课堂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我们把课堂观察点伸向教学及其改革深处的时候,教学改革定会有更新的呈现”。“课堂观察是一种方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观察称为改进、改革课堂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它所带动的环节很多,所推动的变化很大”。这样我们就会知道课堂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变,比如课堂纪律、课堂新秩序、上课的仪式感、课前的“开场白”、课堂中的应答、课堂中的文化与建构、教学的“度”、课后的作业等等。

然后,我们受到课堂教学典范的启示,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美好,教学变得效率更高、更有意义。例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亦或者是孙双金老师的语文世界、薛法根老师的语文教学、周益民老师的诗化语文等等,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让我们更清楚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以及需要让自己的教学做出怎样的改变。

直到最后,当我们对于“面对……,你准备好了吗?”这样的建设性的问题,“我们第一个回答是:无需迟疑、无需纠结,我们应该去迎接”。然后我们可以肯定: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教学应以学习为核心,教师的使命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提升,这样的改革可能是具有根本性和实质性的。

至此,我可以说看完成尚荣老师的书,它让我们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怎么走,我已经有个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或许就如成尚荣老师所说的教学自有“律令”,但是我们可以遵循着这一“律令”,灵活大胆的去做,自然会让我们的教学做出更有意义的改变。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