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培训动态>>文章内容
对有效教学的新理解 (范红霞)
发布时间:2018-08-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对有效教学的新理解

           ——读成尚荣先生《价值追求:有效教学的核心与命义》

 暑假,认真拜读了成尚荣先生的《价值追求:有效教学的核心与命义》一文,似一阵清风瞬间沁入曾经糊涂的脑海,什么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此刻似乎有了更为立体的理解。在此,先将先生的观点整理,很想与大家分享:

   有效教学的反思——过度关注了有效,轻慢、忽略了价值。坦白地说,反思我们的行为和观念,确实有这样的嫌疑。不仅仅是我们,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应该是中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教育现状。因此,成尚荣先生呼吁:当下的有效教学研究正处在处理针对性与导向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与重视。他认为,有效教学是永恒的话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的导向绝不是单一的,任何单一的、尤其是离开整体设计与建构而孤立进行的导向会发生偏差,甚至会背离教学应有的规律与原本的轨道。所以,教学在坚持针对性的同时,必须充分考量其导向性,在坚持现实意义的同时,必须远瞻其长远的战略意义。

     成尚荣先生由以下两个例子启发我们讨论:

    如果,教师为组织教学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尽管它与本课的教学任务无直接的关系,但它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如果,课堂上教师为调节气氛随口说出的一句俏皮话,大多数学生仅一笑了之,但对后来成为喜剧演员的学生说,却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这个学生在这里的学习收益是其他学生无法比拟的。这是有效还是无效?

     因此,好课堂、好教学除了有效外,还应有什么标准?

     有效教学一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二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其核心目标定位教学效益、教学效率和教学结果上,这无可非议,但问题恰恰在于,以上两种现象表面上看来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浪费了教学时间,似乎是无效的,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此看来,对课堂的评价,有效是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更不是主要的标准。有效教学是好教学',但决不完全等同于好教学,我们应当在有效外,寻找并确立好教学的根本性标准、核心标准。这就是——追求教育的真正价值。

     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告诉我们,明示知识、默会知识是人类知识的两个维度。所以,知识并不是靠老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有效教学追求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追求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这样的教学才具有价值意义。

   从意义层面上看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在意义层面上,价值是相对人的心灵而言的。当代西方价值哲学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曾说,取消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价值这个东西。意义总是伴随着情感,伴随着需要;假如离开人们的心灵,教学只指向人的外部动作与行为,那么,有效教学的有效只能是肤浅的、无根基的,也只能是暂时的、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心智的变化、情感的丰富、学习愿望的增强、意志力得到锻炼,这些恰恰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