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超楠4月作业
发布时间:2021-06-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智者知人
为政篇中讲到孔子如何识人,何老师认为孔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于是用了孔子评价和考察颜回的例子。孔子说:“我对颜回讲课一整天,颜回没有发出疑问,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好像很愚钝的样子。”孔子从颜回的表现中觉察出了颜回可能不是当面表现出的样子。因此,他谨慎地用了“如愚”来表达他的判断。为了获取真实情况,孔子“微服私访”,等颜回回家后考察他私下的表现,结果,孔子知道了颜回能够发挥所学,判定“回也不愚”。
由此看来,孔子对学生是非常关心的,对学生的了解和考察是全面的,不因学生某一情境下的表现和片面的认识而妄下定论。孔子的做法,为我们透过表象理解学生、全面认识评价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我不由联想到我自身的教学经历,课堂上有一位女孩从不发言,我一度认为她可能确实不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她的朗读非常悦耳,立刻夸赞她,给了她信心,不久她在课堂上渐渐开始举手。如果不是这次偶然,我很可能会错过这样一位朗读小能手,学习孔子微服私访,走进学生中去,观察倾听,教师一定能看到更多遗漏的风景,发掘更多闪光的孩子。
行者无疆
“天虽无言,其行生万物,天道便显示于人。”在遭受学生猜忌之时,孔子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其行无隐表白我心昭昭,告诉学生,教师的教不仅在语言的讲述,还在日常的身体力行。无行而不与,方能言传而身教。故而,孔子是一位行者,躬行君子之道,从而影响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自发地践行君子之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