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理论,站在学校的特色发展,站在课程的角度,创新育人,转化课堂。发挥课程研究的先导作用,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努力将教育科研的重心下移,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二、重点工作
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咬合发展
(1)课题现状
学校现共有6则课题,两则省级课题,丁珊瑚的省教研课题《基于“天禾”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参加九月份的中期评估会。恽亚青的省教育技术课题《基于任务单的小学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2016年参加中期评估。王自欣校长的市级教育技术课题《数字化环境下优化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2016年结题。另有三则区级课题将在2015年10月进行开题论证。纵观课题的领衔者既有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也有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区级课题的研究中试水、学习研究。中心组成员设计所有学科,老中青三代教师。研究者呈梯状发展,全面铺开,研究者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2)存在问题
在课题研究发展中发现问题。在课题组研究中,研究目标与实践研究有点偏差,研究者不擅于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审视课堂,课堂中发现问题不能借助于课题研究来解决问题,习惯于探讨、商定,没能够及时地反思,形成思维理论的高度。
在课题研究中,学习理论比较单一。我们的研究还应涉及到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我们的研究还更多地停留在单纯知识学习、平台技术操作上面。
(3)反思改进
因此,本学期,我们要引导老师去观察、互审、反思课堂,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数字化的课堂中小组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有效的学与导的时间?”教会老师用研究的意识去解决问题,学会如何提炼不同的策略等,推进、改善、充实课题研究的发展。
针对近阶段开展的数字化学习、小组学习活动、课程的研究,向老师们推荐日本学者佐藤学的著作:《学校的挑战 创建学习共同体》、《教育改革设计》、《改变教学,学校改变》等书籍。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分享会,要求老师们根据教学现象剖析教学的本质,学会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共赢。
2.课堂走向无限,课程牵手成长
“彩色的毛毛虫课程”是学校各独立学科体系的补充、整合,是课程体系中非常有特色的一块,可涵盖德育、艺术、思维、实践、体育、节庆活动等各年级主题系列活动。在课程的建设中,有个关键词是“课程统整”。
“毛毛虫的彩色课程”横向发展,每个年段的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发展,孩子从自我走向大我;纵向发展中,体现小学六年学生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稳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具体安排
九月
1.制定教科研计划
2.做好课题研究人员的调整工作
3.规划设计学校课程方案
4.《基于“天禾”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中期评估
5.学校课程体系的实施
6.各课题组制定计划
7.专家来校讲座。
十月
1.区级课题开题
2.课题网站的检测
3.教师论文
4.课程实施沙龙研讨(邀请专家指导)
十一月
1.迎接区课题网站检测
2.数字化学习小组学习活动实例研讨、专家讲座。
十二月
1.学校课程实施阶段性汇报
2. 申报常州市规划办“十三五”2015年度课题
一月
1.撰写各课题总结
2.学校的课程总结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