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总结>>部门总结>>文章内容
北环路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6-12-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年关将近,回顾这一学期的的教科研工作,有亮点,有不足。依据区教科研工作指导方案,在这里,成功处梳理形成经验,改进处反思原因,接下来继续努力。

一、在课题与课堂的对接中提升研究品质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助推器,北环路小学在 “课题带动课堂,科研引领教研”的理念指引下立足实际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我校的课题研究有研究主线,围绕学校的重点工作——数字化学习展开课题研究。

学校的数字化学习走过了四年多的历程,我校的硬件环境基本形成,软件环境,包括资源库、课件都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今年的9月份我们申报了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月份通过开题论证,由王自欣校长领衔此课题。

我们的研究深入一线课堂,围绕“探究性学习”进行课例分析,本学期细化了研究的切入点:重点诊断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来进行研究活动。相关的课题《基于“天禾”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在缜密严谨的开展中不断取得成效,在明年的六月份,该课题将迎接结题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做好该课题的总结梳理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我校的数字化学习研究中,注重任务单的设计,如何科学有效的设计任务单,并在适当的时机推出任务单,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基于任务单的小学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这个课题在201612月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会议结题,取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省级优秀课题二等奖。

在两个省级课题即将结题之际,我校的刘娇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又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正在申报之中,课题组老师也在认真地学习理论,做好准备。

市级课题《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成功开题,重在研究:在数字化的环境下,知识的快餐化、浅表化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使语文学习体现语文的味道。

区级课题《基于“三单”的数学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王娴、丁珊瑚的论文《浅谈基于“三单”的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省级刊物《新课程》发表;思品课题组邱毓、刘琳的老师积极上区级公开课,获得好评,刘琳老师的《认识交通标志》参与了互联网+省级展示活动,展示了我校思品研究的成果。

二、行进中的校本课程建设,课程的回顾与展望

1.养心养志的艺术课程:从零起点到普及化

以琴棋书画为载体来“养心养志”。在综合素养的培育里,艺术熏陶不可或缺。我们学校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不在外面上艺术班、兴趣班的,对于艺术,进入学校之前,是零起点。我们学校本着一颗平常心,看重的是普及,陶冶,而不是专业发展。只有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让孩子的生长自然而快乐。

乐器方面我们外聘了一些老师,能让参与的孩子都弹奏一两首曲子是课程的初衷。当“零”起点的孩子经过一两年的学习,能独立弹奏的时候,不懂音乐的家长也会激动不已:“原以为我们的孩子没有音乐细胞,原来他也能弹奏啊!”

我们的孩子很多是家长疏于管理的,因此,一些射击、射箭、柔道,成为他们力量的宣泄点,这也是我们学校配备的体育老师的专长,这些课程开设两年来,在射击、射箭比赛中,我们取得了市级比赛的一等奖。常州市射击馆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射击基地。

2.花样繁多微型课程: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点

针对各个年级的孩子们,学校精心开发了适合各年级认知特点的花样繁多的微型课程。按照学校课程架构中的经纬坐标,不同的目标,多元的主题,使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比如三年级的“十岁成长礼”,有过劳动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过运动的主题“我运动,我成长”,有过语言人文的主题,童谣、绘本阅读、课本剧表演、经典朗诵等,每一学期,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成长的内涵。

每个课程由级部老师开发课程,制定计划,负责实施,展示回报,教科室、校长室跟踪评价。每个课程一般六——8个课时,结合在月份或者学期中,相关的学科老师协同负责。这样一来,每个年级的每一个孩子在一年中可以学习到四至五门微型课程。

我们的学校简陋而不简单,我们以小见大,为学生创设贴切的课程活动,让外来民工孩子开阔眼界,参与实践,培养能力,融入社会,和城市的孩子共同成长。

3.实践摸索中课程走向深度建构

“任何课程都应该有想象、创造、重构和再造的基本环节”。如果说,20139月到20168月是北环路小学校本课程的想象、创造的时期,那么接下来从20169月到后面的三年,学校对课程要进行反思和再造。突出特色,提炼规律,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想象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协同能力。

三、以市教科研基地为载体,真正推进教学研一体化

我校以数字化学习为特色的市级教科研基地在2013年申报成功,于201611月份进行教科研基地的终结性评估。在三年的基地发展中,我校的目标是追求数字化学习的典型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从最初的项目组建设为抓手到现在的学校团体攻关,我们做好了学校数字化学习的软硬件建设,在市区多次展示研究成果,其中两次的教科研展示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教也把育教学研究成果对外交流、向外辐射,成为了常州市数字化实验学校。

展望下学习,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研究方面提取经验,发展新的研究点,在课程发面体现学校的特色,使学校教科研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