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环路小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教科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区工作的指导思想,突出工作重点,规范工作细节,不断增强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能力。结合学校的重点工作互联网+,开展校本课程和课题的研究。
一、互联网+校本课程,触及新三年发展目标
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实验学校,互联网络普及学生应用能力强,但他们遇到虚拟、开放、自由的网络社会时,很容易产生和加重网络社会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教育,使学生由网络社会的自由状态的人转变为具有社会性的公民,即“数字公民”。让他们知道,在崇尚自由的同时,还应该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成为网络社会的“数字公民”。为此,我们把数字公民的技艺基本要求概括为四个层面:意识层面,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文化层面。
开学初,各级部围绕寒假生活的假期之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春节”的开学课程活动。“新春祝福”、“新春习俗”、“年货大街”、“新年美食”、“新村随手拍”,各个主题课程活动结合着互联网的元素,让学生了解一段新春的文化历史;学会一样网络生活技能;拍摄一段网络生活视频或照片;撰写一篇网络生活征文故事。
围绕新三年的学校发展目标,校本课程将继续在互联网+环境下根据一——六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围绕养成教育、关爱教育、感恩教育、交往能力、责任意识、担当能力培养数字公民应具备的能力。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将在校长室的引领下架构新三年互联网+校本课程的体系,充实、完善课程内容。
二、互联网+课题研究,主线突出侧重各异
本学期课题研究围绕数字化学习要继续与课堂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阅读理论专著,了解前瞻性的观点,另一方面在实际课堂操作中提炼经验性行为,形成共性的策略、方法等。
学校现有的五个课题,呈现阶梯发展有序的良好模式。由国家课题《智慧教室的环境下常态化互动教学研究》统领学校课题的研究发展。省级课题《基于“天禾”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在2017年4月将进行结题。市级课题《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研究》,自去年开题以来,成员们一直在一线研究、探索;区级课题《基于“三单”的数学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是青年教师领衔的课题,研究扎实、有效,思品课题多次承办区级、市级活动,过程性成果明显,这两个课题已经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将在要做下学期的结题准备。
纵观学校的课题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教师研究踏实,落实到了一线课堂,做的是真研究;研究人员特别是课题领衔组长,涉及到老中青不同层面的老师,经验和理论,观点和实践都能得到有效的结合;过程性成果较为丰富,例如课堂实录、典型学案等;课题网站建设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在多次课题网站评比中获得优秀称号。
在课题研究中也存在问题:专题研究的主题面较窄,一些学科教学缺乏课题的引领呈现空白状态。教科室将协助老师们积极申报各级课题,争取各学科的研究均衡发展。课题组还要多开展理论学习,提炼课堂经验性行为,成员们积极撰写论文,发表在与课题相应级别或更高级别的主要期刊上。
本学期的课题管理中,我们以国家级课题为主抓,继续认真做好网站建设;论文发表至少两篇以上,相关度要高;组织一次课题研究公开展示活动,活动过程要完整。
三、互联网+读写绘秀,传统项目焕发新活力
“读写绘秀”和阅读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开展“读写绘秀”活动,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人生的奠基。
我们把课时设置在阅读课的时间段上,可以结合数字化的手段开展。
读一读,必背古诗,可吟,可唱,讲诗诵词,形式多样。
写一写,诗里诗外的故事,1课时。
画一画,体会诗的意境,分享交流。
赛一赛,各班级或者级部为单位开展诗词大赛。
评一评,推出各班级的诗词达人。
学校将分两个阶段对各班进行检测评价,初定为期中之前,过程性资料的检查,老师可组织学生结合数字化的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例如:PPT、电子书、微信等不同途径。另一次为期末,我们重在展示,评价,突出“秀”的特点。
另外,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状况,给学生一些优秀的推荐书目,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自行组织一些活动,使得课外阅读不断地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