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在匆忙而又充实中走过了秋的浪漫,走入冬的厚重,转眼又是年关,盘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既有收获,也需发展。教科研工作根据市区教科研的指导要求,结合学校智慧校园的特色,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以课程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在教育走向个性化的今天,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课程,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式道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结构中,既有它既有开放性的资源课程,也有为学生量身打造的定制课程,又有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选修课程,三种课程纵横交错、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显出的个性化、选择性、自主性、注重过程评价等教育理念。
1.开学课程:注重资源的利用,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沃土
本学期的开学课程,组织学生回顾、总结、交流、展示暑假的活动内容,通过参与课程活动,培养学生“会学习、善合作、有责任”的数字公民文化品质。
在《暑假记忆》的片段中,学生交流分享快乐而多彩的暑假生活,从而开启了“开学护照”的活动。在“开学护照”的环节,每个年级利用本年级的资源特色:有暑期资源内容,家长资源特色、学校数字化资源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年级的《认识新朋友》,二年级的《博览天下》,三年级的《灌篮高手》,四年级的《宁静致远》,五年级的《中国万里行》,六年级的《成语面面观》。
学生参加活动,在护照上集取印章,集满五枚印章可以换取奖品。学生在满满的收获中憧憬新学期“快乐启航”。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生活计划,从而获得更大的自我驱动力。开学课程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以开放的心态打造课程,学生在开学课程活动中得到发展。
2 社团课程:菜单式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在本学期的社团招募中,给学生提供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本学期共为学生设定了32个社团,有学校的主打社团,譬如:线描、儿童画、设计、模型、合唱社团等,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有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团:创意绳编、九连环、心灵驿站等,师生在活动中发挥创意,收获成果;还引进专业老师教授学生武术、竹笛的艺术特色,以及每个老师都根据自身特长,开展社团活动。
每次的社团活动时间有保障,有检查,有评价。老师们在微信群、公众号里分享每一次活动的过程,学生阶段性成果。
在学校社团展示与评价中,社团老师开展了表现性评价活动,每一个班级孩子以课程为载体,用快乐的歌声,美妙的舞姿,朗朗的儿歌,创意的绘画,展示出不一样的综合素养。
3. 古诗文课程:量身定制,为不同年级学生群体提供适合的课程
古诗文学习,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定制不同的古诗文学习课程。我们制定了《古诗75首小学生必背篇目》各年级安排表。对于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课程,我们有《必背古诗文背诵、考核方案》。通过为期一个多月的古诗文诵读、讲解、古诗文阅读课,增加孩子语言积累,提高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有助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4.校本课程活动成果
学校的校本课程活动给教师职业角色的新触动,倒逼着老师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并尝试发挥自己的专长,掌握综合化的知识,成为全能型的教师。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师生的发展也是明显的:多个社团在各级比赛中获奖,特别是射击社团在常州市比赛中异军突起。李燕萍老师在打造“会学习、善合作、有责任”的数字小公民“消防在我心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撰写的《北小娃设计了36条校园逃生路线》在《常州晚报》上发表。宋子吉老师的《养蚕人家》在天宁区主题课程评比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二、以课题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主要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校发展服务的,课堂教学、学校特色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我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科室要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的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辐射成果等。
期初,我校作为教科研基地学校,与局前街小学、三河口中学一起在区级分享、交流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恽亚青老师做了《数字化学习如何走进常态教学》的汇报,具体讲解了学校数字化学习在七年中的发展历程。
由刘娇、江万里老师领衔的省级课题《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成功开题。
宋子吉老师的区级课题《数字化环境下小学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成功结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类别 |
姓名 |
时间 |
级别 |
奖项 |
论 文 |
宋子吉 |
2017.5 |
省级 |
论文《“借”数字化学习模式“助”品德课快乐高效》在第十二届江苏省“五四杯”教学研究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
汤路 |
2016.7 |
省级 |
《借互联网之东风,提升思品教学时效》发表在《快乐学习报》 |
|
宋子吉 |
2016.6 |
省级 |
论文《“数字化学习”让思品教学进入高效课堂快车道》发表在《快乐学习报》 |
|
宋子吉 |
2017.6 |
区级 |
论文《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品德教学模式的探究》荣获天宁区第十二届“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
|
获 奖 |
刘琳 |
2017.5 |
国 家 级 |
执教《平安回家》在“2017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 |
宋子吉 |
2017.6 |
省级 |
《平安回家》教案在2017年江苏省法治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评选活动荣获小学组二等奖 |
|
沙可 |
2016.5 |
区级 |
天宁区2016年小学品德学科优课评比一等奖 |
|
宋子吉 |
2016.5 |
区级 |
天宁区2016年小学品德学科优课评比二等奖 |
|
公 开 课 |
邱毓 |
2016.6 |
区级 |
在天宁区教学研究课中执教《我与小动物》,广受好评。 |
汤路 |
2016.11 |
区级 |
在天宁区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中执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
|
刘琳 |
2016.11 |
区级 |
在天宁区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中执教《平安回家》 |
曹洁老师带领考查学科的老师们开展了《学科关键能力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案例研究》,正在区级课题的申报中。我们旨在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把数字化学习的触角伸向考查学科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考查学科都有其独立的学科关键能力,不能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去融通不同的学科。鉴于学校浓郁的数字文化及考查学科的学科关键能力的考虑,我们决定开展“学科关键能力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案例研究”,既有统整,又有独立。
2.课题研究成果凸显学校特色
在常州市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中,在为数不多的获奖名额几率中,我校的《数字化环境下常态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探索》获得基础教学类二等奖。
教师的论文《智慧教室环境下师生的立场与需求》、《智慧课堂学习,沿途的风景也很美》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发表及获奖。
看着已经达成的小目标,是内心喜悦的表达。展望下学期,我们有联系、有推进、有发展,希望脚踏实地取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