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环路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和引领,教科研要和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教科研的力量。围绕学校数字化特色,在常态研究的基础上突破瓶颈,深入研究。引领每位教师数字化研究的思维与方式,通过微观的方式帮助老师提高科研能力,形成日常教学中科研的习惯。
二、工作目标
1.围绕课题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以点带面,以数字化常态可来发展全校教师的科研思维、习惯。
3.聚焦学校数字文化的课程开发,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
4.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在研工作。
5.指导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提高获奖、发表率。
三、工作规划
1.做好学习培训,提高优秀科研教师的辐射度
承接暑期培训的内容——《成尚荣系列丛书》阅读交流,继续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根据丛书的不同视角,围绕不同主题,形成多元的阅读活动。
(1)导师制学习模块
发挥学校有能力、有学习力的教师开展导师制学习模式。该模式通过导师制设计,将富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与经验不足的教师建立起联系。导师团队讨论制定出专项培训目标,在学校平台上进行发布培训计划,研训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需课程。培训的形式可以是集体培训,或者小组式培训;也可以是即时培训,或者跟踪培训。
(2)数字化技能培训
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在不断拓展,既要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技术通式培训,也要做好骨干力量的领先发展的培训。信息技术组要做好各个项目的培训小视频,使得运用技能的教师上手快,刺激教师学习的热情,并且将项目式学习的内容在实践中很快派上用场。迫不及待的转化学习
(3)项目式学习培训
通过调研,寻求教师发展的需求,定制学习路线,以菜单的形式发送于网上,教师按需所求。对于热点的需求,开展专题性的项目式培训。教师带着项目任务去学习,明确自己的属性,达到内心的需求。
2.加强课题研究,做好各级课题的教研训工作
学校迫切需要开展省市级课题的研究,课题正处于申报期。这学期,要多请区市级课题研究专家作指导,分析研究趋势,研究课题管理,评价研究力量,督促我校研究合乎科研要求,提高研究水平。
积极做好校级之间的课题开放活动,在活动实践中实践锤炼研究目标具化与调整、内容重组与运用、活动展开与推进、经验的总结与反思。
本学期还要关注两个区级课题的研究,担任课题组长的都是很年轻的教师,要起好指导和落实的作用。
3.规划校本课程,做好数字化学习的课程研究
本学期,除了继续做好开学课程、学校社团特色课程之外,重点要放在用数字化的形式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体现学校数字公民课程的建设。
第一阶段:顶层设计,并出台方案。
基于当下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提出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理论假设,并设计出北小学校课程结构的总体框架,及课改路径、课改方案。
第二阶段:立体展开,并重点突破。
按照既定的学校课程改革路线图,全方位开展课程改革,重点实施“课程内容重构”、“学科重新组合”、“课堂模型重建”。这一阶段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边改进。同时采用团队研究与个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团队协作,集体研究,群策群力,汇集众智为大智,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实践,认真反思。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并推广辐射。
4.做好课堂实践,积极撰写论文提炼研究成果
作为一线教师,拥有专家学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始终与学生在一起,始终与课堂同在。每天每时每刻,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发生在课堂,只要教师们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总结,敢于落笔,论文写作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在主流教育刊物上连续发表论文,总结经验,提供论文的获奖和发表率。
四、具体安排
八月:
1.期初理论学习《站在课程的高度去设计课堂教学》,
2.申报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九月:
1.课题组会议
2.参加期初课题组研讨会
3.期初各社团招募
十月:
1.参加区教科室主任科研理论研习活动
2.撰写区级课题《基于“三单”的数学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3.学习培训
4.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会议
十一月:
1.参加市规划“十三五”2018年度备案课题开题论证活动
2.参加第五批市教科研基地(2017-2019)中期评估活动
3.迎接区级课题网页检查
4.专家来校指导教科研工作
5.课题展示会
1.参加区课题《基于“三单”的数学数字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会
2.社团汇报展示
3.指导教师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