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环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总结
2021年对于北环的老师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顺利搬迁至新校、成功建设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忙碌而有序、有汗水亦有收获。老师们抓住学校新优质建设的契机,丰富自身内涵、提升业务素质、梳理前期成果,做到“踏石留印,抓铁留痕”,让工作做到实处,留有实效。下面,将本学期工作如下梳理。
一、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模范张桂梅,牢记育人使命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为全面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做好学习笔记,强化“四史”学习教育。王自欣书记为全体教师上党课——《牢记教师使命,不忘教育初心》,将党史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老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师德师风学习。开学第一次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长为组员进行《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常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的宣讲。老师们对照自身的日常教学活动,自查自纠,改进自身行为。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崇高师德,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起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挖掘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徒弟夸夸自己的师傅,说说自己和师傅之间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通过徒弟的讲述,老师们了解到我们身边老师的事迹,从而增强师德意识,坚定了做好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征集学校的爱生案例,形成北环小学师德案例集。
二、科研工作——百花齐放、研究有效
1.课题研究
常州市十三五规划办重点课题顺利结题
在本学期,常州市规划办重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继续进行过程性研究。教师发展中心带领课题组成员踏实开展研究活动,梳理前期的研究成果。2021年12月,教师发展中心恽亚青主任和两位主持人刘娇、江万里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参加2018年度市级重点课题的结题会议,刘娇进行了结题汇报,听取了专家的指导意见。此课题顺利结题。
常州市十四五规划办课题顺利开题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老师积极开展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主持人宋子吉在11月进行开题汇报,本课题顺利开题。宋子吉老师还顺利申报天宁区名师工作室,成为天宁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
组织省市级新一轮课题的申报
抓住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申报的机会,学校组织沙可和牟文娟、刘娇进行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在教师撰写的基础上,教师发展中心与两位教师进行商议和讨论,对申报书进行多次修改。并邀请市区专家对两项课题进行了专业的指导。这两项课题均已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项课题。
2.项目研究
积极做好学校的常州市前瞻性项目《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校园生活新样态》的每月上报工作。保证项目研究的有序开展。
三、开展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1.开学课程——防控疫情同舟济,传递奥运正能量
2021年暑假夏季奥运会召开,正逢教育部提出加强对学生的五项管理,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暑期减少学生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开展看奥运、说奥运、画奥运等活动,学习奥运知识、体会奥运精神,倡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一项项精彩纷呈的赛事中,我国的运动员们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北小学子。践行奥运精神,传承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好品质,提升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开学第一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快乐生活,明确新学期的目标,坚定理想、发愤图强,开启新的学习旅程。
此届奥运与以往奥运不同,正值疫情期间,在日本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代表团自抵达东京,就一直严格遵守疫情的防控工作要求,多管齐下做好个人防护,实现全员“零感染”。开学第一课做好防疫宣传和演练,加强师生的防疫意识,掌握防护技能,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有序开展日常教学工作。
2.社团课程——丰富活动真精彩
本学期我校围绕仁行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我们采用校内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33个社团,其中校级社团24个,年级社团9个,社团内容涵盖广,做到五育并举;参与人员全,16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心仪的社团加入;报名方式新,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越剧社团、射击社团、武术社团、街舞社团、国际象棋……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在新优质验收期间,我校的社团活动给来校的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社团活动的现场,专家们看到了孩子们的风采和生长。
四、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在成长
1.参加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有引领
教师发展中心依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抓牢区级名师工作室招募的契机,组织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宋子吉老师成为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刘娇、沙可、金静、郦超楠、邱毓、戴翼、曹洁、陈丽、周婷都参加了市、区级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到工作室的活动中,跟着名师成长。语数英三门学科的青年教师都加入了区互+暨新教学的研究团队。每月参加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专家和集团校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和研究,让青年教师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引进来,我校邀请教师发展中心唐剑老师位我校的青年教师进行粉笔字书写培训,扎实老师的写字基本功。
2.参与各类比赛——教师发展有成果
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全体青年教师撰写江苏省“蓝天杯”教学案例。在假期中就进行了布置,积极发动青年教师参与。对于青年教师上交的教学案例,教师发展中心都仔细研读,找出问题,整理成文,反馈给老师进行再次的修改。在一次次修改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蓝天杯案例比赛中,刘娇、沙可获一等奖;郦超楠获二等奖;恽亚青等7位老师获三等奖。
结合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和参与的课题研究,组织学校的老师积极进行论文撰写。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对老师的论文进行修改,参加市区级论文比赛。在天宁区小学教师教学论文比赛中,刘娇获一等奖、郦超楠获二等奖;在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中刘娇获三等奖。还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市级刊物。
3.沙龙会研讨——青年教师展风采
在新优质学校验收现场,北环的青年教师给评优的专家带来了一场《打造物形空间,让学生在场域中生长》的精彩沙龙。通过沙龙,专家们看到了我校的数字化特色、我校青年教师的主动思考和蓬勃朝气。回顾沙龙研讨的准备过程,青年教师主动思考、思维碰撞、团结协作,一字字的斟酌、一遍遍的模拟,一次次的碰撞,在矛盾中找到思路、在配合中形成默契。
五、英语、信息、科学组工作——确保日常教学有序开展
在学科管理上,教师发展中心分管英语、科学和信息学科。首先做好这三门学科的常规管理工作,及时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家作布置情况和学生作业情况等。保证日常教学的有序开展。
本学期英语组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们组织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展示英语技能创设了平台。九月,三年级phonics rhyme 整班朗读预赛活动;十月,五六年级“我爱阅读”活动,制作了一些精美的英语小报;十一月,三4班参加了区phonics朗读比赛。这些活动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这些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调动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在建设新优质学校准备阶段,全体英语教师日夜磨课,每个教师经历了三次磨课,备课稿连改五六次。周婷老师在最后的展示课中,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建构概念;以活动为载体,在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应用;以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完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教师培训——做终身学习者
“5+2”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全体教师集中的时间,教师发展中心没有放松教师的培训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暑期进行电子黑板和电子班牌的培训,让老师能尽快学会使用学校的设备,方便教师的教学。网络培训:《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网络竞赛》、《“护航心灵”心理课程菜单时培训》、信息技术2.0提升工程。信息技术2.0培训,项目多、历时久、制作复杂,对于中老年教师偏多的我校来说是一大考验,教师发展中心采用青年教师先行,带动帮助中老年教师的方法进行实施。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有付出、有收获,有汗水、有喜悦。新优质建设凝聚了人心,发展了自身。同时新优质建设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我们一直在行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