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周恩来爷爷从小立志好好读书振兴中华的故事。
1911年年底的时候,周恩来爷爷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学校的魏校长亲自给同学们上修身课,上课的题目叫做“立命”。当时的中国刚刚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统治,魏校长想通过”立命”这一课,给当时思想困惑,没有明确追求的学生讲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在课上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问大家“为什么要读书”,接连问了三个同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说为了父母而读书,魏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他走到周恩来爷爷面前问了他这个问题,周恩来爷爷郑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答案另魏校长非常欣赏且高兴,并且鼓励同学们都向周恩来爷爷学习。
在过去的庚子鼠年,我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位小学生,我也曾疑惑“人为什么要读书”?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学?爸爸妈妈告诉我,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可以让人眼界开阔,让长大后的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在阅读了周恩来爷爷的故事以后,我更深刻得理解到了读书的意义。我们生在和平繁荣的年代,相比儿时的周恩来爷爷,我们拥有了美好的读书环境,更应该好读书,读好书。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给人心灵的慰藉,当我沉浸在书籍描绘的壮阔景象和丰富的知识海洋时,我感到内心充满平静,读书使我明辨是非,将各种信念注入了我的脑海,我们的内心也会因读书而广博。
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我们读书不仅仅为了爸爸妈妈的一份礼物一次游玩,更是为了拥有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