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天地>>阵地建设>>文章内容
三4 中队活动 感恩父母 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学会感恩

——1 3中队主题队会

队仪式

中队长:全体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各小队整队报数。

(小队长:报告中队长“ XXX”小队原有 X人,实到 X人,报告完毕!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请归队。)

中队长:报告辅导员,三(1)中队原有48人,实到48人,感恩父母,快乐成长主题队会一切准备就绪,请您参加我们的活动。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参加你们的活动,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中队长:(跑到队伍前)全体立正,出旗敬礼。唱队歌。

 

表演节目

沈:校园的寒梅之所以那么娇艳,是因为她在感谢泥土的栽培;

张:道旁的小草之所以那么坚强,是因为他在报答大自然给予他的生命。

沈:白云奉献给蓝天,于是蓝天便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便把晴空万里奉献给人们;

张:树叶奉献给大树,于是大树便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她便把一片片树荫洒向大地。

合:这就是世界上最唯美的情怀——学会感恩。

沈:我宣布学会感恩主题中队活动

合:现在开始!

 

一:寓言故事《感恩的老鼠》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的感激并铭记在心。

:感恩是当他人向你投来美好的目光时,你回赠别人的一个亲切的眼神。

:感恩是当得到他人帮助时,你投去的一个甜甜的微笑,

:感恩是当受到他人鼓励时,你要说的两个字:

:“谢谢。”

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感恩?

听了下面的寓意故事你就会明白了,请听寓言意故事《感恩的老鼠》。

张:这则小小的寓意告诉我们什么呢?(讨论)

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

 

二:看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王珂献歌

吕:学会感恩,应当首先学会感谢父母。是他们给我们以生命,并历尽千辛万苦,给以家庭的呵护和阳光般的温暖,教给我们怎样做人做事,使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梁:下面请看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

吕:父母的爱,在亲吻里,在抚摸中。他们的牵挂伴我整个生命的里程。

梁:古人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们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父母对我们何止于此呢?

下面有请 小歌手 王珂为我们友情演唱

 

三:听诗朗读 《一株紫丁香》

沈:感恩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张:感恩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合:下面请听诗朗诵《一株紫丁香》

 

四:说说怎么做(主持人待定)

甲:俗话说“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我们不是都能做到涌泉相报 .但是起码做到应该有的报恩之心,有感激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学生说

1:为劳累一天的父母倒一杯热茶,捶捶背,揉揉肩,说说笑话。

2:帮父母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

3:我感谢我的老师,因为她每天教我们知识,为我们判作业,她太辛苦了!

4:我要陪父母上街买菜,买东西。

5:我能体谅、理解老师的苦楚,不和她顶嘴、吵架、多为他们着想。

6:我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父母买一件喜欢的礼物。

7:我感谢老师在我生病的时候我补课。

8:我想列一张感恩表,记下感恩的故事,感恩的人,时时想着他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9:我要学会反省自己,学会对父母、老师说:“对不起”,学会拥抱父母,学会对父母、老师说:“谢谢”。

10:我要走进父母、老师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

 

五:感恩卡、合唱《感恩的心》

主持人 (主持人待定)

男: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女: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幸福的含义。

男:同学们,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女: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爸爸妈妈说,

男:谁来说说你的心里话?(几个同学读心愿卡)。

女:相信我们的爸爸妈妈听了大家的心里话一定十分开心。

女:感谢长辈、感谢老师、感谢伙伴、感谢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

男:感谢成功、感谢收获、感谢失败、感谢帮助我们成长的一切。

五:全体起立,让我们齐唱《感恩的心》,用歌声感谢父母的辛勤培育,感谢所有的一切。

 

队仪式

沈:全体立正!现在请辅导员讲话。(辅导员王老师):同学们,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让我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快乐的成长吧!

中队辅导员呼号  :全体起立。(师)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生)时刻准备着!

张:退旗(奏乐、敬礼、礼毕)

沈:全体起立,敬队礼,退队旗。

张:礼毕,请坐。

沈:队会结束

合:我宣布三13联合中队 “学会感恩”主题中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