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4)十月晨会1
发布时间:2017-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提到长征,人们常会习惯性地想起红军战士的铮铮铁骨。殊不知在他们中间,还站着一群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三千多位参加长征的女红军们也曾是柔弱少女,正处在人生的花季,却毅然背负起家国的苦难,踏上漫漫的征程。走过万水千山,经历死亡和新生;征服雪山草地,超越战事的无常与身体的极限。
女红军的生活主旋律跟男兵强度一样大,“在作战中行军,在行军中作战”。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生产后不久遇到了一次空袭,全身中了17块弹片,一直到后来去世,脑颅里仍残留着几块弹片。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在江西苏区时就患有肺病,身体极度虚弱,一路上更是积劳成疾,却始终无半分怨言。朱德夫人康克清在行军中,经常肩扛三四支步枪,还亲自指挥过一次作战,歼敌20余名。
照顾伤病员的女同志们,在伤员多或是没有其他劳力时,要负责抬担架。有时甚至膝盖磕破,肩膀磨烂,累得吐血。伤病员看见抬担架的女同志肩膀渗血,脚底板满是血泡,就要求把他们放下,但女同志听了,掉着眼泪回答道:“只要有我们在,就决不会丢下一个伤员。”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但由于连连征战,她们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捉瘙子也成了女红军们的烦心事。彭德怀曾风趣地说过:“没有虱子的不算长征干部。”衣服里的可以自己捉,可长长头发里的就难以弄清,只得请人代劳。后来,有的女红军就干脆剃成光头,免去了许多麻烦。
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正如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说:“这种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革命赖以成功的基础。中国人民将从这些奋斗牺牲的传奇故事中汲取无尽的力量。”这种精神,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红军将士写就的。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不正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