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近视的危害和造成近视的原因,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保护好眼睛。
2、技能目标: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卫生习惯并能在生活中表现,做好眼保健操,能做到望远凝视,了解眼睛的保健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眼睛的重要性,愿意在生活中实践爱眼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预防近视的方法;
难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感受音乐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开始上课教师就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听一首歌,请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倾听,今天我们所讲的健康教育内容就藏在这首歌里,看谁能猜出来。
2、认识眼睛的结构。
让学生同桌互看一下眼睛,并进行绘画,在学生发现了中间有个小圆孔的基础上出示眼睛的外部结构图,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部分结构,再让学生指指认认,加深印象。教师说: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小圆孔就是瞳孔,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最后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紧接着通过两张不一样瞳孔猫的图片,揭露生活中的小常识,培养学生的日常的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以及近视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接着出示一张模糊的视力表,学生比较后引重要性,树立保护眼睛的意识。
4、顺势理解近视的含义,造成近视的原因。出示几张用眼是否正确的照片,让学生自己判断。最后强调在生活中还有一些错误的做法也会引起近视。
5、说明近视对我们生活的危害,根据2006年学生近视率统计数据,再一次引起孩子们的重视。并出示一张视力表,课下自己测量。
6、预防近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