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天地>>阵地建设>>文章内容
五3班四月夕会2
发布时间:2023-06-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郦超楠

 一、指导思想: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当地震等破坏力极大的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免遭不幸呢?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了解地震中的逃生、自救知识,掌握地震中的逃生、自救方法,学会正确逃生、自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严重危害;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保护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困难中的互助精神。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学习环境,心理特点,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事实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性,知道面对地震时的避难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地震发生时的避难方式,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地震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

 

2)通过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如何自救和互救。提高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

 

  难点:知道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及互救。

 

 

 

四、教法设计和课时分配

 

1、教法设计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感悟法

 

2、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本课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片动画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

 

 

 

六、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活动

 

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音乐下,展示一组图片,看过之后提问:此乐此景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1)我国四川等省就遭受了特大的地质灾害,播放短片。

 

2)这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啊!能把你从电视、网络、报纸上听到、看到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3)根据学生发言,点击图片(图片共三张:一位妇女在变成废墟的家园前哭泣的照片;数名小学生被压在坍塌的教学楼下,永远闭上了眼睛的照片;人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后悲痛欲绝的脸)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1、原因和危害

 

(1)、学生汇报关于地震形成的原因相关资料。(来自于课前网络搜集)原因:电脑演示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形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烈,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学生汇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如: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水坝、楼房、伤害人和动植物等。(电脑演示说明)

 

2、如何科学防护

 

(1)、教师介绍大地震来临时是有些征兆的,如地面颠动,人站立不稳,出现地声、地光等。从地震发生到房屋遭到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时间,如何利用这十几秒钟来进行科学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2)、以学校生活为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地震来临时如何进行科学防护。

 

(3)、学生讨论交流结果,汇报方法。

 

(4)、学生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法进行演练。根据实际情况相互评价找出不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互助精神。

 

(三)教师总结,以演习结束活动。(拉响警笛 教师喊:地震啦。学生立即做出反应。)

 

(四)教学延伸

 

课后完成的活动主题:“我是小小宣传员”,要求自己设计宣传单,向大家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的知识和技能。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