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专业素养,北环小学在”仁行”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引导教师达到不同程度地成长,给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平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支撑,使“双减”“优质均衡”惠民于每个学生。
一、在“德”字上打底色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为全面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对照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查摆。组织全体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责任书》和《北环小学师德师风承诺书》,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6月份天宁区督室通过教师访谈、学生问卷、现场督查等形式对我校师德师风进行专项督查。
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为学校青年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做为师傅,对徒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班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对师徒的职责和任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师徒结对的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二、在“学”字上下功夫
1.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四月,读书月,教师带头读书,并给孩子们推荐好书,撰文《春暖花开季,正是读书时》,把活动推广到了每个学生,每个家庭,全校掀起了火热的读书活动。
开展不同层级的教师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技术;在平台培训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议在线学习》,参加了“拥抱技术,变革教学”之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培训,青年教师加入了“以课标修订的精神赋能信息化教学”学习周活动;市区五级梯队教师参加了常州市第十五届教师学术沙龙,教师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更新观念,改变课堂。
2.实施“青蓝工程”
“群雁高飞头雁领”,我们深谙其道。教师发展中心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选配了优秀教师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在本学期初师徒结对会议上,制定了协作的要求,在指导青年徒弟的成长中,师傅也得到了更高的发展。发展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制定“教师职业规划”,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可涉及“论文撰写”、“教学规划”、“教学观摩”等方面;长期规划可涉及“专业发展”、“不足改进”、“目标设定”等方面。
学校充分借助区域有利资源支撑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青年教师在区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参加区域的课堂展示,学习研讨,讲座汇报,一群人不断成长,走得更快更远。
在常州市高品质学校展示中,学校的多位青年教师展示了不俗的风采,沙可、郦超楠老师的课堂展示获得了与会教师的诸多好评;金静和孩子们的舞台剧令所有观众耳目一新;特别是刘娇老师与一线大咖们开展的沙龙研讨《高质量育人的学校行动》,让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眼界心境达到了新的高度。所有的成功背后是踏实的学习,不懈的钻研,更是团队学习与成长。
本学期,刘娇、陈惠玲、周婷、沙可、郦超楠、卢燕芳、王娴、王中群、杨启春9位教师进行了风采展示,让大家既看到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勤勉的一面,又发掘了他们多元灵秀的另一面。
常州市以及天宁区五级梯队评比中,北环小学再传佳绩,刘娇老师获“常州市骨干教师”,沙可、曹洁老师获“天宁区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三、在“研”字上求实效
1.以教研促提高
本学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素养立意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进阶测评研究》,梳理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提炼成果,5月26日,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专家认为此课题研究扎实有效,能解决当下评价中困惑。常州市综改专项课题《智慧校园学生画像的实践研究》继续做好既定研究工作,每月一次的研究追踪。教师发展中心做好学校综改项目的月报工作,与各科室联系,寻找学校工作的特色与亮点,与每月4号前做好综改信息报送。
2.在反思上下功夫
结合学校在研的两项课题,教师发展中心鼓励课题组成员多阅读,去图书馆借阅教育教学杂志,在网络的“狂人图书馆”做群文阅读,多做文献研究;多思考,与让论文从课堂中来,关注学生,回课堂中去,优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提并重;勤动笔,教育小记、教学反思都是论文的元素。老师们将实践上升到理论,撰写论文。沙可老师的论文《阅读能力进阶测评的实践研究》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年3月、恽亚青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射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发表于省级刊物《课程与教学》,牟文娟校长的论文《数字赋能“学生画像”,综评助推“双减”落地》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刘娇等7位教师的论文发表于《教育与研究》杂志。刘娇、沙可等多位教师的论文参加天宁区“教海探航”论文评比。
四、在“活动”中拓宽舞台
1.开学课程——火车带我去远行
借助学校地处火车站旁的有利地形,继续开展车站文化课程,本学期的主题是“火车带我去远行”,各年级都有针对性的年级课程,学生在玩一玩,学一学,参观、采访中完成了对火车文化较有深度的学习,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直播、视频平台的推送等,把常州的文化得以推广。
2.社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
“双减”工作带来了社团工作的变革,为丰富学生课后服务的活动,我校引进9个校外资源,做亮学校社团特色,有泥塑、无屏编程、游泳、大疆无人机、创意搭建、创意编程、足球、越剧、篮球,签订协议,学校统一管理。本学期我校将社团活动时间放在周五课后服务的第一时段以及周一到周四课后服务的第二时段,以便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社团需求,学生在心仪的社团中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在江苏省青少年电子工程师竞赛、常州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中获奖。
学期末,每个社团都借助学校的微信平台进行活动的展示,全校师生投票,评选出心目中的优秀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