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天地>>阵地建设>>文章内容
夯实德育工作 促进学生成长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9-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金静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以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作为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主要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结合校情学情,制定本学年德育工作计划,现将计划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牢牢把握五大育人内容,依托六大育人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1.坚持“三个加强”,即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科研,调动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争创五星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2.落实五育并举的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多彩的校园德育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挖掘学科德育点,促进德育教育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4.巩固养成教育成果,落实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5.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6.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提升师生维护安全能力。

三、实施原则

(一)德育为首

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生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实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围绕学生,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三)全员参与

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协同育人作用,确保全员参与、全员负责。

四、工作重点内容

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加强行为习惯养成、理想信念、家庭、心理健康及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主题教育,通过课程开设和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五、实施内容与路径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从队伍、阵地、课程等方面不断开展德育工作。

(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学期初,依据校情和学情制定德育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计划,确保德育与教育齐头并进,为本学期德育工作开展指引方向。

(二)优化德育队伍,提升水平

1.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班主任例会,有针对性地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开展培训,加强常规管理,积极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智慧管理艺术;二是修订并完善《班级考核评比》等制度,引导班主任关注过程管理的细节,注重班级管理的实效,有效激发班主任工作的活力,强化班主任岗位责任意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激励争先创优,充分调动班主任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为班主任创建展示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比赛活动,提升专业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2.注重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素质

课堂教学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人文关怀、社会伦理内涵,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体艺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重在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地方与校本课程,通过挖掘当地乡土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关注自然生态,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少先队、班委会等组织的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好学生班委会成员竞聘、培训指导等活动,推进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律、自强、自立意识。

4.加强“三位一体”合力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优秀家长的带动作用,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途径多元化。注重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亲子沟通、教育观念等问题,更好地实现合力育人。

(三)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

1.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素养,造就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完善规章制度。为落实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硬文化与软文化相结合。加强班风班训、利用校园电视台图书角、中队角、红领巾信息栏等文化建设,突出班级特色,开展班级文化评比。

2.充分开发、利用好校外德育阵地。定期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学生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

(五)完善德育课程建设和活动开发

学校会继续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意见》为指导,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化建设,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化和专业化,创新德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实现全面育人。

1、行为习惯养成课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班级常规管理为重点,通过定期检查、定期培训、定期评比展示三个环节,让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研学实践课程。红色研学课程有爱国红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橙色研学课程有法治、责任、安全教育,蓝色研学课程有科技创新教育,绿色研学课程有环境保护教育。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活动过后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及时交流总结,分享实践中的所学、所思、所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家庭教育课程。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尝试编写家庭教育校本化教材,继续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搭建家庭教育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平台。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每周二心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学习途径。
  一是与校内德育活动相结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周、专题讲座、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

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让家庭成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是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普法馆等校外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5、红色教育课程。充分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我的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比活动,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引导,鼓励学生学知识、增本领、强体魄,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主题演讲、手抄报、征文等比赛,以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把红色教育融入活动之中。

6、“小手拉大手、绿色环保教育”课程。以家庭和社会资源为依托,加强学科渗透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等主题班队会,开展环保主题演讲、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

7、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抓好课堂主阵地,以《传统文化》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师生共诵、亲子共读,开展“传统文化我传承”主题读书、绘画、书写活动,依托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地考察和现场学习,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8、劳动教育课程。积极拓宽家校社三维实践渠道,改变由讲授到耕学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依托劳动节、丰收节,确立“劳动月”“劳动周”,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征文、手抄报、绘画、合唱、主题研学、美食节等,不断丰富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劳动素养。

9、法治禁毒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法治禁毒教育,实现学科德育渗透,每年依托12月4日开展法治主题宣讲、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手抄报等活动,使法治教育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六)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体系。运用表扬激励、物质奖励等评价方式,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个性与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以班级内部评价、表现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个性,全面发展。

2.完善班主任评价。以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班主任培训参与情况及优秀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等内容作为评价依据,结合教学成绩,作为学期末各项评优评先的依据。

七)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网络

努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学校主动搭建各种家校沟通平台,完善家委会会议制,通过教师家访、家长会和家教讲座等途径指导和健全家庭教育作用,引导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构建育人平台。

八)巩固养成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以“每周做好一件事”为重要抓手,通过“规范仪容仪表系列”“提高时间意识系列”“文明校园系列”等专项教育,持续推进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的规范和精神面貌、品质修养的提升。

2.深入开展学生养成教育,通过班级量化考核评比的形式,对学生卫生打扫、就餐纪律、课间活动、集会活动、阳光两操、离校返校纪律进行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由他律逐渐转变为自律,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

3.开展真善美教育。通过班会、升旗仪式、德育活动等方式,引领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促进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具有形象儒雅、举止优雅、气质高雅,言谈风雅的新时代中学生形象,培养学生形成文明、高雅、阳光的美好青春气质。

4.德育检查情况每日一反馈、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考核。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对上周优秀班级进行表扬,发放流动红旗,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表彰,提高各班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九)抓好校园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

1.传染病防控方面。春季是青少年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包括诺如病毒胃肠炎、流感、水痘、腮腺炎、风疹等,学校将充分利用电子屏幕、班级交流群、班会、晨会、升旗仪式等方式继续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提高传染病预防意识,提高传染病辨别能力。

2.消防与防灾安全。继续做好消防、防震、防溺水、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做好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练活动,引导学生提高生命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保卫能力。

3.心理健康方面。在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继续加强教育,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方式,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检查和打击,维护学生身心安全。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提高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七、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

(二)宣传保障

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注重活动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加强宣传教育。 

 

八、一日常规安排

一)周常规

1.落实一节少先队活动课。

2.督促落实每周一期的“红领巾爱学习”。

3.每周一次大队委员会例会(培训会)。

4.召开高年级心理健康课代表会议,明确工作要求。

二)半月常规

1.提醒中队开展一次中队委员会例会(培训会)                          

2.中队辅导员例会。

三)月常规

1.月底开展一次仪式规范的主题队会

2.召开一次红领巾小岗位负责人例会。

3.开展一次中队辅导员培训。

 

九、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

1.开展”砺行逐梦迎新季 仁行少年展新程”开学首秀迎新活动。

2.举行开学典礼暨第一期升旗仪式。

3.制订少先队工作计划。

4.各中队制定中队计划,并上传至德育天地——阵地建设栏目。

5.开展“心理、法治、安全讲座”第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主题安全教育。

6.举行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具体见活动方案)

7.新一届大队委改选。

8.红领巾服务队员招纳并培训上岗。

9.收缴暑假生活学生各项作品、征文,择优参加区评选。

10.选拔队员参加区法治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

11.每月各班上传情况统计。【每月晨会2篇,班队1篇——阵地建设栏目】

12.开展小记者活动。

13.选拔新一批家长加入家委会,成立新一届家委会。

14..策划少代会暨建队日活动方案。

15.重温八礼四仪内容并过关。

16.新一届大队委上队课。

17.督学心理台账资料,心理咨询室版面更换。

18.协同科学组策划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19.红领巾电视台开播。

20.更换教室成长银行评比栏。

21.2023秋学期学生资助活动。

22.2023关工委冰凌花奖学助学金发放。

23.第一期黑板报:一年级:我们是小学生啦!二年级: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三年级:文明在我心 礼貌伴我行。四年级:星光灿烂  追梦未来。

五年级: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六年级:做起跑线的主人

 

十月:

1.庆祝建队74周年活动,进行队知识教育,全校大队主题庆祝活动。

2.培训红领巾服务队员,把“一日常规评比”扎扎实实地抓好。

3.开展小记者活动。

4.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进行队干上岗培训。

5.四年级级部策划成长礼活动。

6.常州晚报、新周刊、现代快报小记者招募。

7.策划校园艺术节活动方案,具体见活动方案。

8.各中队利用班队课围绕“爱国教育”开展主题演讲比赛。

9.每月各班上传情况统计。【每月晨会2篇,班队1篇——阵地建设栏目】

10.大队委对一年级新生进行队知识教育,重温队知识。

11.举行校园科技节活动。

12.红领巾服务队员培训,总结。

13.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制作国庆、中秋主题小报。(5份/班,A4横版)

14.出好第二期黑板报。

15.更换红色长廊版面。

16.召开班主任培训会。修改并通过星级中队评选方案。

 

十一月:

1.结合11.9消防日,联合后勤保障中心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2.加强养成教育系列训练。

3.征订关心下一代周报。

4.感恩节,各中队组织开展“感恩亲人,感恩伙伴,感恩社会”系列活动。

5.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进行队干上岗培训。

6.检查成长存折使用情况。

7.红领巾服务队员培训,总结。

8.检查常规上传资料统计情况并公布。

9.召开家委会例会。

10.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小学生话安全”,制作要求:片头+内容+片尾。格式MP4.每班上交2个视频。利用班队课进行初选,择优上报。

11.校级“美德少年”评比,推荐事迹突出的参加区评选。

12.申报常州市百佳小记者,优秀辅导老师、优秀小记者站。

13.四年级级部开展成长礼。

14.安全、法治教育。

15.开展小记者活动。

16.第三期黑板报:低年级:团结友爱,互助互进;中年级:消防安全记心间;高年级:一声问候,温暖你我、微笑是剂良药

 

十二月:

1.夕会开展12.9爱国主义教育。

2.红领巾服务队员培训。

3.策划2023年元旦活动方案。

4.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总结本学期工作。

5.检查常规上传资料统计。

6.中队主题队会"劳动创造一切";开一次怎样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主题队会。

7.出好第四期黑板报,主题自定。

8.撰写法制宣传月活动总结。

10.组织四年级学生制作法制宣传月主题小报。(3份/班)

11.开展法治教育讲座。

12.开展校园艺术节。

13.召开家委会例会

14.街道、社区联合活动。

 

一月:

1.举行“元旦”迎新年活动

2.期末优秀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星级中队评选。

4.大队委员总结会议,评选优秀大队委员。

5.收集和整理少先队活动资料,整理档案。

6.制定寒假生活指导。

7.举行休业式。

8.各项资料汇总,撰写少先队工作总结。

9.红领巾服务队员总结会,评选优秀红领巾服务队员。

10.防火安全讲座。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