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赓续红色血脉,追忆英雄先烈,感悟革命伟力,10月20日,常州市北环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共同观看红色电影《觅渡》,通过红色电影进校园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形式,在光影中向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觅渡、觅渡,渡何处?”百年前,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个青年人,是同学、同乡、挚友,也是革命者、同路人,更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上最坚定的战友。“觅渡”不仅是一座桥的名字,更是“常州三杰”革命精神的象征。今年是瞿秋白翻译传唱《国际歌》100周年,也是恽代英、张太雷创办《中国青年》杂志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电影《觅渡》应运而生,以瞿秋白被捕后在狱中的回忆作为主线,再现了“常州三杰”的光辉事迹和革命情怀。
《觅渡》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对三位革命先贤往事的回忆和革命事迹的缅怀与学习。此次活动以电影为载体,回忆历史、引发感悟,让爱国主义教育“映”入人心。影片中一幕幕生动的镜头,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使“常州三杰”的鲜活形象跃然荧屏之上,他们质朴纯粹的理想信念以及不怕牺牲、共克时艰的奋斗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全体观影人员的心,激励着大家继往开来,坚定信仰,砥砺前行!
学生:
常州三杰,英雄豪杰,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我们要有理想、能吃苦,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觅渡者”。
观影结束,学校党员教师、青年教师、学生纷纷撰写观后感。百年青春,炙热你我,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观影心声:
青年教师:
电影通过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三位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革命经历,以“常州三杰”在时代洪流中的澎湃热血与坚定信念为主线,呈现了中国青年共产党员在那个觉醒年代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奋不顾身的担当和决绝。无论如何,电影《觅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和时代价值,对于新时代的常州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员教师:
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故事背景正是我们常州,让人感到尤其亲切。作为共产主义的革命者,他们把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们的友谊、爱情、才学、抱负都让我感动。“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磷火虽小,仍可发光,我们党员也应如同星星之火,在时代潮流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凝心铸魂,用知识武装头脑,努力“觅”高质量发展推动之策,“渡”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