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关于北环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调查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婷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为培育学生跨学科素养,以某一学科为载体,围绕主题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生成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由学生开展以主题任务为核心、合作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为了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引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动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凝练学校教育特色,提升学校整体课程领导力,我们对常州市北环小学师生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我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现状,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寻找对策。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  跨学科素养  问卷调查  建设和实施现状

  调查背景:

  当前时代是一个高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是当代世界发展的竞争主旋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创新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主题。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正是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板块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每门学科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来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预见,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成为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一个重点,也会是一个相对难点。

近年来,我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平台收获颇丰,跨学科教育、主题式学习等方式也不断为老师们打开广阔的视野,促使他们去努力创新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打造学习空间、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机制,逐渐形成北小特色。北环小学在综合实践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上有着自己的探索与经验,但在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组织规划、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了推动我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发展,有必要了解我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

  调查目的:

  了解北环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以便采取对应的课程推进措施。

调查对象:

北环小学部分师生

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方式对北环小学171名学生,60名教师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

2024年3月

调查内容:

问卷的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我校现在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开展的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难、主题学习单元化构建的选题和方向等方面进行调查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各19题(见附件一)

通过对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一、师生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认知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见图一),12.72%的学生不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而教师都了解该课程。因此,在学生中还需要进一步普及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

 


 

(图一)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二),97.69%的学生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感兴趣,98.27%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布卢姆和卡罗尔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决定学生课堂吸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是要设计温馨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其他同学相互合作、从事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充分利用真实可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价值,促使学生参与到他认为在实际生活有用的学习活动中,从而进行有效学习。

 

 

 


       

(图二)

三、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课程充分提升每个学生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三)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原地踏步,也不是远远高于个体现有的水平,而应稍稍高于儿童原有的水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教师重视观察和反思,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让教学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正好符合这一要求,让各个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让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都能有所收获,因材施教。即有效地促进 “可能达到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应建立在学生的可能达到的水平之上,要让学生站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草坪上,去跳起来摘树上的桃子— 学生“将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使全部教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图三)

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调查数据表明(见图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因此,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当跨学科主题教学符合探究式学习的原则:学习方式多样化,科目多样化,设计模式多样化,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别差异,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能够辨证地处理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强调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体验挫折和成功,强调动手、更强调动脑, 强调学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作出形成性评价。

 


 

 

(图四)

五、教师缺乏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专业素养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具备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并且部分教师尝试付诸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但是,教师们普遍缺乏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相关经验,设计课程的能力有限,也少有参与与之相关的系统培训,教师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因此,要想顺利地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需要为教师们提供更多与之相关的专业培训指导以及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进一步激发教师们尝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积极性。

 


            

(图五)

本次调查的不足

一、题目类型设置不合理

出卷者的本意是尽量采用选择题这种简便形式,来缩短大家的答题时间,但是选择题有它的弊端,极大的限制了大家的想象空间,大家回答的问题也被固定在了已经设置的选项上,不能最大限度的表达自己的意愿。问卷末尾仅有的一道问答题,提出观点的老师或者学生少之又少

针对调查研究的讨论及建议:

讨论:从问卷结果初步分析可知,大多数教师认可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去落实,但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教师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一,有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跨学科主题教学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如果没有专业的学习培训,会让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无多大的帮助。其次,缺乏系统性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要备课、应付各种测试,甚至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级长行政等多项职务,尝试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老师们往往会选择旧方法,旧模式。最后,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做题、刷分、对新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不适应。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有更自主的学习方式,如果考试成绩不能达到家长的预期,会让学生对教师以及学科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这也是广大教师开展跨学科实践面临的挑战之一。

建议:总体来看,我校教师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态度积极。跨学科主题学习注重真实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多种角度、多种视野看待和解决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广大教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最主要的困难来自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认知不足,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观望的态度。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强教师培训、开发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努力,相信跨学科主题学习一定能够在我校得到推广,并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