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微风拂面,阳光明媚。为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精心打磨语文课堂,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北环小学语文教研组于5月22日在录播教室开展教研活动,共同观摩、研讨、学习。
2022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新课标精神,本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猜想、求证、得出结论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明确清晰、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促进学生由低阶思维发展过渡到高阶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事理思考、情感体验等诉诸笔墨,留下了佳作名篇。《两小儿辩日》所写只是一场辩论,却饱含哲思。第一节课,郦超楠老师带领学生一同走进两千多年前的一场辩论,感受《两小儿辩日》中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教学过程中,从“辩”字入手,创设情景,多种方式朗读,借助思维导图和表格,梳理观点和论据的关系,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努力实现活动式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节课,金静老师带来了《表里的生物》一课。通过出示学习单任务中的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小作者的观点、猜想、证实、结论,梳理出作者的探究过程。接着依托结论,聚焦文章第一小节作者提出的观点着手,这一环节指向思考,在课堂上进行总结找到合理的依据。金老师一改往日传统的授课模式,立足新课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从细节之处感受探究过程,锻炼思辨能力。
教而有研则深。课后,参与听评课的老师们分享了她们听课后的感想。教师发展中心邱俊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评课,提出对于本单元的文章,要挖掘文本中能挖掘思维火花的点,注重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形成思维的碰撞。年轻教师不要怕课堂出错,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不要让课堂的形式大于内容,要允许学生有自己想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本次教研活动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教育盈宴,更给语文教学的创新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积跬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