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校务公开>>计划总结>>计划>>部门计划>>文章内容
常州市北环小学2025春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恽亚青

常州市北环小学2025春学期教师发展中心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将根据区教科研工作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指导方针,继续坚持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开拓教科研思路,助力“双新”政策的实施,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努力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新发展和新突破。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四有”好教师。

2.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包括教师培训、梯队建设、团队建设、师徒结对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以课题、项目、基地为抓手,开展教科研工作,做好过程实施,探求研究规律,提高学校教师科研水平。

4.聚焦学校课程和项目,做好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工作。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工作。

三、工作规划

(一)师风师德建设

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进行自查自省,时刻敲响警钟。开展一系列活动:寻找身边的师德先锋、爱生演讲、“玉兰花开”关爱学生活动等,引导教师师德师风养成,系好教育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畅通家校沟通的渠道,建立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学生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推进“青蓝工程”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教师生涯规划的检查落实与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校将为青年教师一对一地配备导师进行师徒结对。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了市、区级的名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的资源,让青年教师能看到更加前沿的研究动向,借助区域优秀教师的力量成长。

(二)教师专业发展

1.转型学习方式

在做好省市区常规培训的同时,依据学校发展要求做好特色培训。做好“知网研学”平台的日常应用和创新管理使得一群人带动全校教师的参与,真正做到泛在的学习、常态学习、只能学习。继续做好技术赋能学习,青年教师的课堂要研究技术智慧改变学习的方式,多挖掘、运用小程序、平台,改变评价的方式。1)建设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平台,开发、发掘人工智能APP,运用到智慧课堂。(2)开展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组织涵盖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等内容的专门培训课程,提升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和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数字化教学技巧。(3)鼓励支持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研究和实践。通过项目研究、教学实验等方式,鼓励教师深入探索数字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4)建立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评估反馈机制。定期对转型过程进行评估,包括教师的数字画像、学习成果、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转型策略,以实现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2.管理日常写作

导教师常态化地写好自己的论文。教师只有通过写,才能“照”出思想“内存”的不足,只有保持写作的好习惯,越写思考越深刻,越写思想“内存”就越大。教师要明白“为何写”、清楚“写什么”、掌握“怎样写”不同阶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推进论文的写作。新入职教师的模仿,到青年教师的锤炼,骨干教师的创作,组织一些写作研讨活动,进行思维碰撞。

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评比竞赛。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把好质量关。本学期,力求发表、获奖有所突破。

3.做好梯队建设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我们确立三级梯队:五年内新秀成长教师团队,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经验性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阶梯式发展,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以“慧学课堂”为主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坚持“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双减”不减教学质量。

与课程中心联手,依托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充分发挥我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优势。通过教师讲坛、团队学习、校际交流、外出培训、公开课展示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争取在市区“五级梯队”的数额、阶梯上有突破。

(三)教科研更新迭代

1.课题

申报新一轮省规划课题——火车文化主题;三则区级课题要对照研究计划,做好研究的实施,迎接中期评估。《手册》助力教师课题研究力。区教研室按年度修订了《天宁区课题研究手册》,组织教师自学和互学,助力科研型教师的自学自培。

2.项目

高品质项目《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校园生活新样态》,要突破研究的瓶颈期;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涵养“小军人品格”的小学国防教育实践》已进入实施研究阶段,由学生中心具体实施,本部门做好引领、指导工作。

3.基地

我校是区级教科研基地,为加强基地间的交流,本学期,学校结合学科教研活动进行校级展示活动。学校要根据学校数字化特色,结合当下新课程提出的“双新”,提早规划,积极落实,反馈评价。

(四)规划校本课程

本学期,继续做好开学课程、社团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解水平和课程的研发、建构与实施能力,提高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师生的课程获得感。

1.开学课程

学校的开学课程——火车课程系列——“仁行号火车总动员此次开学课程立足小学生的六大素养展开,分别是:道德、学习、科学、健康、审美、社交;可以开展角色体验、视频拍摄、图片讲解、文章介绍、漫画、图纸设计等活动。

2.社团课程

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根据省教育厅2.15专项行动,重视体育社团的开设,确保“生生有项目、生生在团队、生生爱运动”。将社团活动的开展与课后服务相结合,让孩子在课后服务的时间里能劳逸结合。积极引入校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能享受到校外优质资源的红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安排

1.督促完成寒假各类培训

2.制定教科研计划

3.规划校本课程

3.实施开学课程

5.社团课程启动实施

6.区教育科研工作期初协商会

 

1.参加天宁区科研教研合轨活动(青龙:“学习方式丰富”主题)

2.组织教师学习“知网研学”平台的日常应用

3.做好师德师风建设

4.开展青年教师会议组织撰写论文

5.课题组会议

 

1.参加天宁区科研教研合轨活动(虹景:“课堂组织优化”主题)

2.参加区教海探航论文评选活动

3.参加省精品课题分享

4.参加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展示活动

 

1.参加天宁区科研教研合轨活动(紫云:“智慧教育赋能”主题)

2.参加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展示活动

3.知网研学平台应用暨教育理论学习交流

6.校级智慧教学展示活动

 

1.省规划2025年度课题申报

2.区课堂教学评价课题活动

3.“师陶杯”论文参评活动

4.省教海探航参评

5.校本课程汇报总结

6.各课题总结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环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新堂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